□本报记者 李曜清
“幸亏有这个农房抵押贷款政策,我申请到了专项贷款60余万元,养殖场才‘活’了下来。”乐清市翁垟街道的叶大伯,因为缺乏资金,养殖场运行遇到了麻烦,是当地的农房抵押贷款政策帮他渡过了难关。
早在2015年底,乐清就被列为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之一。至今,该市农房抵押贷款余额已达54.37亿元,受益农户31709户。上个月,该市的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又被列入了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新增拓展试验。
从“一块地”到“一座房”,让农民的“沉睡资产”“活”起来,是我省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以来,我省在持续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中,探索实践了不少举措,取得了丰硕成果。
这一年,我们创新机制,赋权活权,推动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稳步增长。今年开展土地确权“回头看”,查漏补缺,全省累计已有660多万农户拿到了新版土地承包经营权证,421.97万农户拿到农房确权登记证。确权为赋权,赋权为活权。越来越多的农户,将承包地流转出去获得收益,有不少农户用农房抵押贷款换来了生产资金。海盐县设立了3000万元的农村住宅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涉农贷款余额增加到551.4亿元,农村产权类涉农贷款突破13亿元。德清县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已入市土地1527.24亩,村集体获得收益3.25亿元,惠及农民18万多人。
这一年,我们稳扎稳打,深化服务,让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农业农村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深化,省本级办理的64项事项,网上可办率和申请率、零次跑率、按时办结率均达100%,效率大大提高。至11月底,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网上办理事项总量达509.79万件。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不断深入,建成区域性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39家,有服务平台的产业农合联107家,庄稼医院1033家,“智慧农资”服务覆盖全省三分之二以上县域。温州探索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筹集农民合作基金1.75亿元,组建了11家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和104个涉农协会,全方位服务中小农户。宁海小微权力、桐乡“三治”结合、象山村民说事等基层治理体系持续优化完善,绍兴柯桥区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形成了80条“整镇推进、村村过硬”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水平的工作标准。
这一年,我们挖掘潜力,激发活力,着力探索各具特色的改革创新路径。围绕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痛点,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取得积极成效。平阳县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改革,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能力,改善生产条件,拓宽增收空间。东阳市花园村积极探索“村域小城市”改革试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健康休闲养老等产业。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与时俱进的浙江改革创新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强大动力。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将持续推进农业农村各领域改革,以改革为动力,向创新要动能,谱写新时代浙江“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