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新
气象
建德徐金仙:今年种草莓跟往年不一样了
“1500元、2300元、3200元……采摘收入一天比一天高。”说起这几天卖草莓的收入,建德市杨村桥镇官路村草莓种植大户徐金仙喜不自胜。
这段时间来,每天清晨5点钟,她就与丈夫一起头戴矿灯帽,手提竹篮,在草莓棚里猫着腰采摘一个个又大又红的草莓。她说:“今年的草莓品质好,主要是前期选育良种、土壤消毒、施足基肥及蜜蜂授粉等科学技术的应用,且鲜果上市要比去年提早一个星期左右,一级果价格基本保持在每公斤4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在徐金仙的草莓种植基地里,20多个塑料薄膜覆盖的温室大棚,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格外醒目。笔者走进大棚,一股暖气顿时迎面扑来,一畦畦绿油油的草莓“春意盎然”,枝头上结满了青红相间的果实,点缀在一片绿意之中。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杨村桥镇的农民就开始种植草莓,如今草莓已成为建德一张响亮的“金名片”。因为长期种植,当地的土壤板结、寄生病菌遗留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给种植户带来了很大压力。今年五十开外的徐金仙,种植草莓已有十多年。近几年来,她越来越意识到传统的种植方式方法,难以有新的发展前途,只有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才能将一亩地种出两亩地的经济效益。
于是,今年8月,徐金仙将种植面积从7亩地扩大到12亩,先是对土地进行翻耕,消毒等前期处理,在种植时,她又选用“红颊”“章姬”等优良草莓品种,再用菜籽饼等作为基肥,在增加果实甜度的同时也改善土壤结构,更适宜草莓根系的生长。所以,今年她种出来的草莓品质特别好。徐金仙告诉笔者,自从种草莓以来,自己就像带婴儿一样,每天从早到晚,一心扑在田里,到了采摘季节,十多亩的草莓,几乎都是夫妻俩自己采收销售的,一刻也闲不下来。今年,徐金仙还尝试通过微信朋友圈卖草莓,不仅提高了草莓的知名度,还吸引了不少旅游团队到她的种植基地来采摘,大大地提高了草莓的经济价值。
自11月4日草莓开采以来,徐金仙就忙碌开了,预计今年亩产值在3万元以上。徐金仙说,她的草莓鲜果是需要提前预定的,有些客户上门来购买,只能麻烦他们自己去地里采摘。
周边一些农户看到徐金仙的草莓种得好,且上市早,纷纷前来取经,徐金仙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经营理念告诉对方。她说,自己不仅要带头种好草莓,还要帮助村民一起增产增收,这样自己的人生才更有价值!
宁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