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曜清
本报讯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要把握哪些重点?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何妙招?18日,由省农业农村厅统一组织,各市农村工作指导员主管部门负责人、第11批省派农村工作指导员齐聚丽水莲都区,接受为期两天的届中培训。
一年来,97名省派农村工作指导员落实项目358个,落实款项、物资2.49亿元,为驻点村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18日下午,学员们现场考察了莲都区太平乡下土夭村和碧湖镇下南山村。下土夭村盛产蜜橘、枇杷、桃等水果,尤以枇杷最为有名。今年初,省人防办的农村工作指导员王宏武来到下土夭村。他和乡村干部经过调查摸底,帮助该村厘清发展思路,把增收致富的重心放在了水果产业的发展壮大上。村里积极引进果树矮化技术,新建白枇杷温控智能大棚,还开发了枇杷花茶、枇杷膏等农产品。在省人防办和莲都区政府的资金扶持下,村里还建成了装机容量127千瓦光伏电站,村集体全年可增收10万元。
培训班要求,省派农村工作指导员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不负派出单位重托,不负驻点村民期望,将富民强村重任牢牢扛在肩上。要进一步明晰角色定位,增强角色意识,注重调查研究,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要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发挥派出单位资源优势,助力扶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要进一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产业、生态、人文等特色,积极培育乡村主导产业,切实为驻点村拓宽增收路。
省农业农村厅派驻龙泉市上垟镇源底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董久鸣表示,近一年时间的驻村实践,让他对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更多的思考,想要强村富民,培育主导产业是关键。他告诉记者:“这次培训收获满满,学到了很多产业发展之策。回到村里后,将积极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