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主安装了ETC,不仅过高速能更便利,还可以享受到各种消费优惠。但是,一种针对ETC卡的新的盗刷手段也已经出现,车主们需要提高警惕。
日前,江苏省的张女士发现,她的ETC卡在一夜间突然被刷掉了1.8万元。张女士称,自己的手机在凌晨3点收到了亚马逊网站发来的多条信息,显示她的车载ETC信用卡先后在该网站消费了一万八千元。但是当时,家里人都在睡觉,而且自己根本没有注册过亚马逊的账户。“我怀疑被人上车窃取了ETC卡信息,因为我从来没有拔过车里的ETC卡。”张女士称。
随后,张女士到小区保安室调取监控查看,发现一男子骑电动车到车附近,并进入车内。张女士认为,当天自己锁门时可能受到了干扰器的影响,车门没有锁好,让嫌犯盗取了她的ETC卡并消费。
笔者随机采访发现,不少车主存在不拔ETC卡的情况。那么,什么样的ETC卡存在被盗刷的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ETC卡分两类:一种是在OBU里面置入的记账卡,没有金融功能,只能被特定POS机识别,这样的卡只有在经过ETC通道时才会产生通行费,这样的卡不存在被盗刷风险;而第二种是银行与ETC运营方联合发放的二合一“联名卡”(如果卡面上印有发行银行名称、银行卡号,即可断定为联名卡)。如果这类卡开通了“闪付”和“小额免密”功能,就有被盗刷可能。
对此,有关部门提醒车主,为防止ETC卡被盗刷,可以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或是通过手机银行,关闭ETC卡的“小额免密”功能,关闭该功能不会影响车主过高速ETC车道。同时,建议车主下车时拔卡,防止卡片被盗,并开通ETC卡的短信提醒功能,如果发现被盗刷,第一时间报警。
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