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农田,不单出产作物,还生产“快乐”。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鞍山村的一块5亩稻田,七八百名前来体验乡村生活、享受田园乐趣的“新稻客”先后收割了一个月。稻田女主人王少华心里却乐开了花:这5亩田居然带来了20万元收入!“以前我父母亲种这块田,农忙时得花钱请割稻客帮助收割;现在我操盘,来割稻要先买门票,200元一张,一个月门票收入超过15万元。”王少华言语间难掩自豪。
近日,笔者在现场见证了这畈田今年的最后一次收割。
尽管当天气温已经降至10℃以下,“新稻客”们却忙得热火朝天。他们割稻要师傅教,还没割多少,就扔下镰刀带着孩子扎起了稻草人,一会儿在田里搭灶煮饭,餐桌也设在刚收割过的稻田里。吃完饭、喝完茶,稻田又成了书画场……
稻田里拉了一道道分割线。王少华说,哪块田是哪个团队预定的,早就安排好了,谁也不能“越界”。
这样的场面,引来了村里乡亲围观。一些村民还带来橘子、土豆等自家种植的土特产,在田边叫卖。
还是这块田,3年前,王少华打造了原生态绿色稻米品牌“阿爸的米”。因为以传统方式耕种,产量不高,但每公斤能卖30元以上。“如果全都卖掉,今年稻米可卖5万元。不过,有一部分稻米被‘新稻客’带走,还有一部分稻米用于民宿餐饮。”王少华说。
刚开始,只是朋友来这块田割稻玩,后来逐步做成了农旅活动。如今,王少华背后有一个运营团队。据透露,眼下王少华和她的团队在谋划新的农旅项目。 黄程 张落雁 邹李昶
“新稻客”在稻田里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