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七年振兴成果喜人,内蒙古牧区都来引种

浙江这群羊美得很有“范”

  □本报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溯湖羊之源、兴湖羊之业”。5日,浙江第七届湖羊文化节暨长三角湖羊产业发展论坛在长兴县吕山乡开幕。湖羊美食品鉴、湖羊义卖、赶羊大赛、湖羊特色小镇推介……丰富的活动、火爆的场面,充分展现了我省湖羊产业振兴的喜人成果。省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林健东出席并宣布开幕。
  湖羊耐粗、多羔、舍饲、绿色,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地方品种,也是我省特色优势畜牧产业。自2013年启动湖羊产业振兴计划以来,我省致力推进湖羊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种业提升和品牌建设,湖羊产业层次明显提升,种业优势不断巩固。去年,全省湖羊饲养量228.5万只,年出栏100只以上及500只以上的规模化率分别达到47.1%和29.3%,分别比全国高8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浙江赛诺生态、杭州庞大农业、长兴永盛牧业等养殖企业入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湖羊产业已成为我省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注重一产发展的同时,我省湖羊产业“接二连三”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至今,已拥有制革、皮草加工等湖羊关联企业近百家,培育推出集养殖、休闲、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牧旅融合特色消费点33个。“湖州湖羊”“桐乡湖羊”“练市红烧羊肉”等区域公用品牌小有名气,“湖州湖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今年成功注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省内发展得风生水起,近年来,湖羊还成为我省开展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的重要载体,每年约有3万只湖羊种羊“远嫁”甘肃、四川、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湖羊产仔率高,存活率高,养殖效益高,我们牧民很喜欢。”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肉羊养殖协会会长秦勇告诉记者,他们已先后从浙江引进湖羊十几万只。在开幕式上,该协会与浙江一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供销协议,准备今年再次引进青年公母羊950只。
  省畜牧推广总站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发挥湖羊的种质优势和在促进全省畜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突出产业提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价值提升和品牌打造,强力促进湖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规模化为基础,标准化、设施化和信息化为重点,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积极组建联合育种平台,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总结推广长兴“芦笋-湖羊”、临安“笋壳(稻草)-湖羊”等农牧结合模式,推动湖羊养殖与育种、屠宰加工、休闲旅游、科普体验、裘皮服装等产业或业态有机融合,扎实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湖州市湖羊肉品质评选颁奖、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颁奖、战略合作和购销协议签订等活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