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村里107亩梯田的旱稻刚收割完,就施上了一种特殊的肥料,用来改良土壤,为明年种植打基础。”日前,诸暨市马剑镇狮源村党总支书记曹国才介绍,这片梯田明年将用来种植桃子、冬枣、杨梅等果树,而新施的这种肥料能让土壤变松软,为果树种植奠定基础。
“这次施的肥料总量有5000公斤左右,肥效很好。”马剑镇可腐烂垃圾站房负责人戴洪华说,这是今年马剑镇可腐烂垃圾站房运用最新沤肥技术制出的高品质肥料,原料均来自各村的可腐烂垃圾。“垃圾收集员每天把可腐烂垃圾收集后,都会撒上一层发酵料,用于发酵制肥料。像平阳村的站房每天大概有750公斤垃圾,需撒二三公斤的发酵料粉。”
“此前,镇上虽有三个太阳能垃圾处理站,但由于自然发酵的局限性,出肥慢、质量差,沼渣浪费大。”马剑镇副镇长俞婕说,为真正实现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马剑镇引进第三方环保科技公司,研制出一种生物发酵料。这种生物发酵料能有效提高出肥质量,还能加速垃圾发酵、减少臭味,而且发酵彻底。在平阳村太阳能处理站,笔者打开垃圾站房的门,发现在除臭装置和发酵料双重作用下,垃圾臭味不明显。“应用发酵料后,原本需要近一年才能发酵完的垃圾,三个月就能直接应用到土地上,并且有机质、酸碱度、总氮等指标全部合格。”俞婕说。
这些肥料被免费提供给镇上的一些果园基地。以狮源村为例,107亩土地如今可省去10万元肥料成本。此外,马剑镇还与经济薄弱村签下合同,将太阳能处理站出肥项目承包给村里作为集体经济收入,费用根据不同站房的容量来计算。也就是说,除去各村清理站房的人工及材料费,这项合作能为这部分村带来一些收益。
刁卓璐 骆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