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只蜂箱和蜂桶沿着小山坳的地势起伏,层层叠叠地摆放着,山花盛开,蜜蜂纷飞。11月10日,笔者在位于开化县音坑乡的中华蜜蜂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奇蜂寨中蜂养殖休闲观光园内看到的场景,着实令人震撼。
虽已过立冬时节,但这里的蜜蜂却依然源源不断地酿造着香甜的蜂蜜。“中蜂(中华蜜蜂)与意蜂(意大利蜜蜂)不同,可以依靠采集零星蜜源酿蜜,受时节和地域限制较小,蜂农不用跑来跑去追花季,中蜂养殖是个省力又挣钱的好产业。”奇蜂寨“寨主”夏晨告诉笔者,开化县委、县政府围绕中蜂养殖,鼓励农户种植蜜粉源树种,确保一年四季都有花。“这个季节可以采柃木花、茶叶花,接下来枇杷花又要开了。”
开化农村有养殖中蜂的传统。但小而散、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养殖模式,无法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近几年来,开化县将中蜂养殖列为农村“扶贫”“消薄”的特色产业,通过抓森林彩化推动中蜂养殖,收到了明显成效。
陈兴龙是土生土长的开化人。他退休后回到家乡华埠镇学门村,以开化县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会长的身份,深入调研,提出开化县中蜂养殖产业化扶贫的一系列建议,尤其是“户养十群蜂,种植百棵树,年产百斤蜜,增收万元钱”的思路,得到了养殖户的认同。他创办的学门蜂场现有中蜂200多群,去年开始挂联旭日村10户困难户,免费提供蜂种和技术指导,其中有8户养殖情况良好,今年每户收入可增加1万元左右。他还流转了400亩林地,间伐后补种了拐枣、无患子、乌桕、柃木、黄山栾树等蜜粉源树。今年,他从有关方面争取到了植树造林资金,扶持6户中蜂养殖户抚育各种蜜粉源树(小苗)20万株。
“种植蜜粉源树、中蜂养殖、扶贫消薄、彩化国家公园,一举多得,良性循环。”陈兴龙说。如今,开化县结合“一村万树”绿化彩化行动,倡导在城市、地质灾害修复点、河岸、公路等绿化彩化中加入乔、灌木类蜜粉源植物栽种,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五边”(路边、山边、溪边、房屋边、田埂边)种植蜜粉源树模式。据统计,今年已种植蜜粉源树25.9万棵。
开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月桥介绍,目前全县共有中蜂养殖场(户)3000余个,养殖量3.8万群,比去年增加了1万多群,年产值4000万元,辐射带动低收入农户1000余户、集体经济薄弱村20余个。“县里已制定了中蜂养殖产业化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下一步将加强标准化建设,真正让中蜂成为老百姓的‘致富蜂’。”
葛志军 吴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