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益新 文/摄
安吉白茶、黄岩蜜橘、遂昌菊米、杨庙雪菜……今年的省农博会地标产品展馆,以“强化地标保护,传承农耕文化,讲好地标故事,唱响乡愁产业”为主题,“浙里水果”“浙里中药材”为代表的25种地标产品尽数亮相,展示了我省在农产品地标创建工作上的累累硕果,“保护一个地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一标一品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成效充分展现。
地标加持,产业效益提升
“我眼睛不好,一直用遂昌菊米泡茶喝,清火明目。这不,看到地标馆有遂昌菊米,就立马买了5盒。”省农博会开幕的第一天,市民张大妈就赶了个早,“我发现地标馆里都是经过认证的好东西,买回去不会错。”
“自从去年我们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以来,销售量和销售价可以说是节节攀升。”在地标展馆里,记者见到了向消费者介绍遂昌菊米的遂昌县华昊特产有限公司负责人蓝建美,她告诉记者,遂昌菊米作为极具遂昌特色的农产品,以往大部分在丽水当地销售,自从获得地标认证,大大增加了知名度,广州、山东的卖家也纷纷来采购,收购价从140元/公斤涨到160元/公斤,今年公司的销售额已达1000多万元,超过去年全年的销售额。
嘉兴的杨庙雪菜于今年初获得农产品地标认证。“有了地标加持,今年杨庙雪菜远赴美国、韩国、澳洲、泰国等地展销,国内1元人民币1包,当地是3美元1包,深受华侨的青睐。”嘉善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地标认证后的杨庙雪菜明确了产地、规范了技术、统一了管理,为品质提升提供了保障,无形中增加了品牌价值。
近年来,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产品销售助力不少。据介绍,2018年浙江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价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强品牌有9个是地理标志农产品,50%以上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后产业效益明显提升,如浦江葡萄,登记后3年间,以27%的产量增长实现72%的产值增长;金华两头乌猪,登记后平均价格比登记前提高30%,从业人数从5500人增加到7500人。
政策支持,地标数量增长
“遂昌三叶青的知名度还不高,很多市民来到我们摊位上都好奇地询问功效,我们一般要先从三叶青的生产、种植情况开始介绍产品。”在地标馆遂昌三叶青的摊位上,遂昌县中药材开发研究所副所长马方芳对记者说,今年7月我省启动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设,有了省里的补助政策,县里已经拟定了地标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着重挖掘遂昌菊米、遂昌三叶青的地标文化、做好品牌宣传、推介会以及种植技术培训,“不久的将来,遂昌三叶青也会像‘黄岩蜜橘’一样家喻户晓了”。“快来快来,这里有安吉白茶品尝,这几年名气很大,来喝喝看与西湖龙井有什么不同。”在现场,记者见到一对老人正在细细品味安吉白茶,安吉县农业农村局茶叶站站长陈杰忙着向他们介绍安吉白茶的防伪标记。“安吉白茶每年来省农博会都是以展示产品、宣传品牌为主,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怎样的安吉白茶才是正宗的。”陈杰说,接下来,安吉将深入实施安吉白茶茶园证数字化工程,全面实行安吉白茶茶园证管理,开展茶园数字地籍调查测绘工作,准确反映茶园信息和茶农信息,使茶园证成为茶农茶企销售、收购和使用安吉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重要凭据。今年,他们已经用无人机对安吉的所有茶园进行测绘,按面积发给茶农斤数卡,并定制包装盒和防伪标记,让安吉白茶的“李鬼”无处遁形。
据了解,为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我省先后两次对全省产品品质优、文化底蕴深、发展潜力强的农产品资源进行普查梳理,共挖掘341个具有浙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资源。相继出台了《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与产业培育工作的通知》《农产品地理标志现场核查规范》《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切实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等10多项政策制度。同时,积极指导各地制定扶持政策,目前全省各地市都出台了奖励政策,对每个登记产品给予5万-30万元的奖励。
从2010年开始启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以来,全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省已有104个地理标志产品,设区市中,宁波、金华数量最多,有16个,最少的也有4个。
融合发展,引领效应凸显
“要加快地标产品的产业发展,农旅结合是条很好的路径。”省国有农场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说。“前几天我们刚刚举办了第三届象山柑橘文化节,主会场设在了象山影视城,最‘红’的红美人柑橘与明星云集的影视城‘联姻’,通过与明星、剧组的互动,增加活动的热度和曝光度。”据象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节结束之后,他们马不停蹄地赶来了省农博会,今年的象山柑橘展馆里,不但展示了象山柑橘的LOGO,吉祥物,100元一个的“甘平”品种的象山柑橘更是赚足了消费者的眼球,实现了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销售的双丰收。
目前,我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产品可分为10个产品类别:果品占比最高,多为杨梅、枇杷等名优特色水果,季节时令性强;茶叶占比次之,多为当地支柱产业,经济效益较突出;蔬菜和中药材多为地域特有品种,产业优势明显。我省的金华两头乌猪列入农业农村部首批6个“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试点单位”,径山茶、千岛银珍、泰顺三杯香茶、金华两头乌猪等6个产品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名录。
接下来,我省将多渠道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公益宣传,支持农产品地理标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地标农产品保护发展与农业观光采摘、民俗节庆、文化科普、农村景观等有机结合,讲好地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