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农博·要闻

来这里,看沧桑巨变

见证浙江农业农村70年发展的波澜壮阔

  □本报记者 金国栋
22日,以“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浙江农业农村70年发展成就图片展在省农博会新农都展馆开展。展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三农”事业发展历程为主线,采用图片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示了70年来浙江农业农村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成就展部分图片:
① 淳安县下姜村新风貌。
② 2014年,全省各地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赋权改革。图为杭州市临安区农民王朝荣展示2016年4月领到的全省首本新版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③ 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图为宁波滕头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现场。
④ 我省推进渔港渔区振兴,发展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图为岱山县东沙镇水产养殖场。
⑤ 1950年6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图为1950年,嘉兴镇东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喜看领到的土地证。
⑥ 上世纪70年代末,农村大多以生产队的形式组织生产。“上午割黄稻,下午见青苗”。图为生产队组织社员在“双抢”。
⑦ 2001年3月,我省率先进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图为上世纪70年代粮食丰收场景。
⑧ 我省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互促共进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图为“两山”理念发源地安吉余村。
⑨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机驶入田头。图为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
⑩ 我省现有3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居全国首位。图为2017年11月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一景。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叶敏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