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浙江种业

全国十大优异种质资源名单出炉

武义“小佛豆”庆元“白杨梅”入选

  •   □通讯员 陈小央 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省种子管理总站获悉,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成果日前正式公布,经专家评审,在2018年新收集的1.5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中,评选出了10个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优异种质资源,我省武义的“小佛豆”、庆元的“白杨梅”入选。
      据悉,截至2018年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已启动了12个省(区、市)830个县的全面普查和175个县的系统调查,收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4.2万份,其中,2018年新收集资源1.5万份,尤其是发掘出一批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特异资源。我省作为第二批启动普查与收集行动的省份之一,共普查收集到种质资源3100余份,基本完成普查收集行动任务。
      武义“小佛豆”在我省武义县发现,形状像佛抱双手而得名,该品种具有品质好、耐旱、耐瘠等优点,可用作优异育种材料,培育综合抗性优良的蚕豆品种。而在庆元县发现的“白杨梅”,又称“白沙杨梅”,是唯一的大果形白杨梅品种,具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解毒祛寒之功效,还可降血脂,具有较高的保健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
      我省是国内农作物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涉及粮油、蔬菜、茶树、果桑、食用菌、药用植物等种类,还有较多的农作物野生近缘种。早在2005年,我省就启动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工作,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普查征集地方老品种、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使部分地方特色品种、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从中筛选出一批优异或特色资源。目前,我省已基本摸清种质资源家底,公布了浙江省首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名录,初步建立了资源特征特性数据库,建设了茶树、中药材、柑橘、水生蔬菜等大型省级资源圃,启动了省级种质资源中期库建设,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打下了扎实基础。
    庆元“白杨梅”武义“小佛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