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初,省政府再次推出了十方面民生实事,其中有不少是与广大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年底临近,这些民生实事落实得怎么样了?本报挑选了其中的几件,特派记者进行实地采访。今天推出第一期,看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之后,还将对“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和“乡镇居家养老中心建设”两项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关注。
□本报记者 蔡希师
走进长兴县煤山镇新槐新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整洁的村道,一排排粉墙黛瓦的农家小院,呈现着乡村特有的美感。“我今天有一个垃圾没分清,打分没上优秀,请您下午再来给我讲讲。”新槐新村干部王亚芳路过一个农家院落时,被正在屋内洗衣服的大娘叫住了。
是什么样的分数,会让村民如此在意呢?王亚芳告诉记者,该村每家每户门前的垃圾桶上,都贴有一个记录表,保洁员每日去收垃圾时,都会根据桶内的垃圾分类情况打分。分数每月汇总并在村告示栏公布,好的上“光荣榜”,差的上“曝光台”。“这个制度推行之后,极大地提升了村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王亚芳说。
据介绍,新槐新村是长兴县今年争创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的重点培育对象。该村的垃圾分类,不仅采用了积分制,还引入了“党建+”的模式。
“我们村有103名党员,加上50多个村民代表,我们采取就亲、就近、就便的原则,一人联系5户,如联系户做得不好,联系干部也要被扣分。”村支书林顺芳说,有些农户刚开始还不太在意被曝光,但在作为亲朋的党员三天两头上门教育下,也慢慢养成了正确分类的习惯。通过制度化建设,如今的新槐新村,垃圾的分类正确率已达到80%以上。
“垃圾分类是件好事,现在村里越来越干净。”在村垃圾中转站旁,村民王大爷告诉记者,自从开展垃圾分类,村里的环境明显改善了。
长兴县煤山镇抛渎岗村,则充分发挥老党员和老干部的作用,于今年3月成立了“和治理事会”。“对全村的垃圾分类情况,理事会成员会不定时进行抽查,结果上墙公示,并纳入村民的个人诚信体系,对其进行相应的加减分。”村第一书记刘献荣说,诚信分高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的“好处”,比如贷款授信等。“涉及到切身利益,村民自然就将垃圾分类当作一件大事来做。”
在该村的可回收垃圾兑换站,村民柏大哥正在挑选生活用品。“以前家里的空易拉罐、废纸箱什么的,都是直接扔掉,现在都会送到这边来,不仅有积分,还能兑换纸巾、洗衣液、香皂等生活用品。”柏大哥告诉记者。
垃圾分类处理,废弃资源再利用,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重要的是,倡导和践行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早在2014年,浙江就开始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历经近5年的努力,极大地提升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以至于出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看浙江”的赞誉。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听取了浙江省关于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汇报,要求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今年,我省各地对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再加码、再强化。到目前,全省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建制村已达到75%,超过年度目标10个百分点;530个农村垃圾处理项目任务村,已完成498个村,167个资源化处理站点建设任务已完成158个,其余的也都在抓紧建设中,全部任务有望提前一个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