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际的海滨城市——宁波,风光独好,欣欣向荣,农业农村美景引人入胜:象山,让人垂涎的“红美人”分外诱人;慈溪,蟹味菇和白味菇正在高科技的车间内快速生长;鄞州,“甬优”系列超级稻收获在即,有望再创单产新高……
逐梦乡村,“甬”立潮头。近年来,宁波市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坚持以特色优质、资源集聚、创新创业、绿色引领等为抓手,加快农业一二三产融合步伐,全力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新科技助推产业腾飞
在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蜃蛟片现代生态农业综合区内,数字化管理平台将农机、农田、农作物的实时状况以数字化、可视化形式呈现。
通过一块大屏幕和无数条网线,园区管理者与各生产基地之间实现了精准化对接。园区工作人员朱慧娟介绍,通过大数据分析,他们可以选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最有利农田可持续种植、最节省农机消耗的方法,实现了大规模种植水稻的节能、提质、增效。自从数字化项目建成后,该园区水稻亩均增产10公斤以上,每亩省工节本达到86元,园区节本增效达到120万元以上。
科技因素,在宁波现代农业发展中,无处不在。“甬优”系列水稻品种是近年来宁波市现代农业的一张“金名片”,享誉全国。自1999年以来,宁波市种子公司和宁波市农科院从水稻性状及育种方法入手,培育了“甬优”系列高产水稻品种。在强大的科研力量的支撑下,目前,“甬优”系列品种已在浙江、福建、江苏等10余个省市推广,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化科技支撑,为宁波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乡村传统产业的转型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该市先后培育出了“红美人”“甬优”等多种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建设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26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7个。2018年,该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7.1亿元,劳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77万元,居全省第一。
创新人才激发产业活力
去年农博会,来自宁海县一市镇前岙村的85后青年农创客陈仲和他的参赛项目“蟹大人”博得了不少人的眼球,许多人惊叹:“螃蟹还能这么吃!”
鲜活的青蟹口感最佳,但青蟹打捞上来之后,存活时间最多只有六七天。为延长青蟹存活时间,提升青蟹产业效益,陈仲带领团队通过独创的塑料蟹盒代替传统五花大绑的绳子,青蟹的存活时间大大延长。他们还坚持“死一赔一”的营销方式,冒着亏本的风险,着力打造“蟹大人”品牌。
如今,陈仲自有青蟹养殖水面300余亩,联合养殖近3000亩,年销售青蟹30万只以上,独创青蟹“安居房”专利技术,推广“蟹公寓”创新做法,“蟹公寓”暂储面积达1万平方米,日均暂储1.2万只,实现全年销售,并成功研发“软壳蟹”,打破市场空白。
人才,在实现产业兴旺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宁波,人才对农业产业的推动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出生于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的黄徐洁从德国学成回国后,拿着工商管理硕士文凭回到了村里,开起了农家乐。通过社会调查、品牌打造等方式,黄徐洁的“梁弄”大食堂生意蒸蒸日上。
像陈仲和黄徐洁这样有想法、敢拼搏、热爱乡村的年轻人,在宁波这片大地上逐渐绽放出光芒。当地政府也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更多青年进驻乡村,发挥他们的长处,增添乡村振兴的活力。
该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全力实施“两进两回”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培育行动,积极引导“海归”“农创客”“田秀才”“土专家”等各类人才投身乡村产业振兴。目前,该市各类人才回乡创业超过1000人。
同时,该市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双创”示范园区和实训孵化基地,先后创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3个、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家,农业农村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2个;累计补助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和领军人才2000人次,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18.6万人。
农旅融合实现提质增效
去年以来,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对新慈湖南岸的盐碱地进行试验种植。目前,曾经的盐碱地上已经种了50多种经济作物、观赏性花草、耐盐碱乔灌木,其中“油菜花-油葵-百日草”轮作复种面积约500亩。
园区负责人胡伟宏告诉记者,种上这些花花草草之后,带来的收获让他们意想不到。“今年的油菜花节,园区吸引了2000多名游客前来赏花。”胡伟宏说,“6月,我们还举办了首届‘西瓜节’,游客纷至沓来,园区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在宁波,农旅融合已经呈现出普遍态势,许多主体开始尝试“农业+旅游”的经营模式。
位于宁波江北区甬江街道畈里塘达人村的农业园区是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每到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农事体验、亲子乐园等场所经常爆满。“今年10月,我们设计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园区负责人徐潇疾说,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园区客流量达到22万人次。
产业融合,实现了优势互补,达到了多方共赢。近年来,宁波市不断延长产业链、层层提升价值链、优化充足供应链、调整完善利益链,着力构建“点线面体”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目前,江北区成功创建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宁海等4县(区)试点整体创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县,全市已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个、中国美丽田园3个……去年,该市农家乐民宿经济实现经营收入61.5亿元;全市194个农产品电商销售及服务品台,今年上半年网络零售额超过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