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农企

“蓝美科技”产业扶贫谱新曲

小小蓝莓已让全国数十万人摘“穷帽”

  “目前,我们的‘蓝莓扶贫模式’已经在南方8省23个县推广,我们有信心让越来越多的人,借蓝莓脱贫、致富。”浙江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浙江蓝美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叶照辉表示。近年来,作为“蓝莓扶贫模式”的首创者,浙江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加强与全国各扶贫重点区域的合作,带动数十万人摘掉了穷帽子。
  2010年在诸暨大唐街道上下文村开设首个蓝莓育苗和种植示范基地以来,浙江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诸暨多个乡镇(街道)发展蓝莓基地3800余亩,其主打种植品种“蓝美1号”,今年5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国家良种”。
  “我们发现,相较华东地区,‘蓝美1号’更适合在中西部地区土质种植,于是,从2010年起,我们就与贵州省麻江县、四川省北川县等地开展合作,到2018年10月,浙江、四川两省供销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蓝莓扶贫模式’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浙江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何维拉说。
  进入四川后,“蓝美农业”与浙川两省供销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投资组建蓝莓产业服务平台——四川省蓝之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其中“蓝美农业”持股40%,负责平台日常经营。在整个产业扶贫过程中,由四川省蓝之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行保证收购、保底收购,保障当地蓝莓种植户的收益。
  如今,“蓝美农业”已在四川省北川县等10多个县市建成各类蓝莓基地5000多亩,计划3年内在四川建成蓝莓种植基地20万亩,为当地农户增加年收入20亿元以上。按照四川省规划,这个扶贫项目每年能解决四川省将近4万至5万人的就业问题。
  截至今年7月,“蓝莓扶贫模式”已惠及云南、贵州、安徽、江西等8省23个县,建成各类蓝莓基地18000多亩。“我们计划到2021年底,在西南、华南、华中、华东等地区建设‘蓝美1号’种植基地38万亩,带动100万人精准脱贫。”何维拉说,大面积种植并收购的“蓝美1号”,将用于提炼花青素和开发高附加值的健康产品。 杜萌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