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我省“沃土工程”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化肥施少了,地力提升了

  □通讯员 程街亮 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随着我省以土壤综合培肥、冬绿肥种植为重点的“沃土工程”的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现象正在颠翻农民的传统施肥理念。
  记者近日从省耕肥站获悉,2018年,我省在32个县(市、区)建设“沃土工程”项目示范区。一年来,全省共建设示范基地36.3万亩,其中核心示范方102个,在提升耕地地力、化肥减量增效、培肥景观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
  促进了耕地地力提升。项目综合应用冬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培肥措施,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升,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据81个冬绿肥核心示范方跟踪监测,项目区当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6.4%。衢江区两个示范区土壤有机质提升幅度分别达到9.28%、9.42%。兰溪市项目区土壤pH提高0.2,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明显提高。
  促进了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示范区内,结合缓控释肥、水溶肥等绿色高效新型肥料推广,以及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有机肥替代等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应用,有效促进化肥减量。据21个土壤综合培肥化肥减量增效核心示范区跟踪监测,当年平均化肥减量7.2千克/亩(折纯),减量幅度达18%,全省项目区当年平均化肥减量幅度达11%。桐乡市在水稻生产中,重点推广“冬绿肥+缓控释肥”“有机肥+缓控释肥”和“侧深施肥+缓控释肥”模式,化肥分别减量15.9%、15.9%和21.9%。余杭区在蔬菜、水果生产中,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模式,蔬菜、水果核心示范方分别节肥 36.6%、50.6%。
  促进了培肥景观化建设。项目示范区内,在梯田、交通沿线等规模化种植紫云英、油菜等冬绿肥作物,共创建连片100亩以上耕地培肥景观化示范园(带)82个,面积达1.8万亩。龙泉、开化、定海等地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和人文自然景观,探索“绿肥+农旅”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当地生态环境改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