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曜清
本报讯 17日,农业农村部在德清县召开全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现场会。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为优化渔业产业布局、促进渔业转型升级,保护水环境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解决人类未来面临的食物安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主持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蒋珍贵致辞,省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林健东参加会议。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贯彻“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成绩斐然。去年,全国水产养殖产量超过5000万吨,是1978年的40多倍,养捕比由 26:74提高到77:23,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60%以上,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国家。已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5628家、健康养殖示范县39个,水产品国家产地抽检合格率连续6年保持99%以上。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为解决我国居民“吃鱼难”、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给、降低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利用强度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我省渔业发展以绿色为导向,以规范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努力做强做大水产种业,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全域推进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探索发展水产养殖保险,不断提高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着力打造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新高地,发展的模式和成效广受肯定。
会议指出,我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要群策群力抓好落实,推动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台贯彻落实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工作实施方案;要优化产业布局,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好重要养殖水域滩涂;要加快出台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空间规划,保障规范有序发展;要切实保护合法权益,稳定和保护渔民长期稳定的水面使用权;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方式;要改善养殖环境,科学布局网箱网围养殖;要严格生产监管,加强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县创建、深水抗风浪网箱、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等;要加强宣传引导,讲好中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