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 陈鸿雁/文
红歌伴我成长
母亲年轻时,喜欢唱歌。幼时的我们,常见母亲做着家务,嘴里哼着歌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歌声清脆悦耳,萦绕满院。我们常伴着歌声玩耍,觉得它就像天籁,是世界上最好听的歌声。闲下来时,母亲也会坐在屋檐下,阳光里,手里织着毛衣,嘴里哼着歌曲,那忘情陶醉的样子,记忆犹新。
稍微长大些,再听母亲唱歌时,就会追问,这是什么歌呀?歌名叫什么?能不能教我们唱呀。母亲便会兴意盎然,告诉我们,这歌名叫《我的祖国》。她唱一句,停下来,让我们跟着唱一句。还五音不全的我们,哪里一下子就能记得住这么复杂的旋律,其中的起起伏伏、弯弯绕绕,弄得我们头晕。我们顶多只能记住开始几个字,后面就全忘了。母亲便会把一句歌词,分成好几部分教我们,教会这句,再教下句。一首歌,我们要好几次才能学会。就算会唱了,还是有些跑调,与母亲的歌声相差甚远。不过母亲再唱时,我们就可以跟着她一起哼唱了。
上学以后,学校正式教了这首歌,我才真正了解了其中的含义。在学校时,还学了很多红歌,像《南泥湾》《希望的田野》《洪湖水浪打浪》等。也许是从小就常听母亲唱,一直对《我的祖国》这首歌记忆最深。那时,开始流行通俗歌曲,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抒情歌,那些歌词和旋律都很优美,但始终没有红歌听起来激励人心、精神振奋。每每听到和唱起,总是热血沸腾,充满希望和激情。
这些年,听过的歌曲无数,欢快的,忧伤的,抒情的,说唱的,快的,慢的,五花八门,无所不有,记住会唱的却并不多。如若偶尔听到首红歌,便如春风拂面,激情昂扬起来,犹如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