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昨日,全省国有农场改革发展推进会在嵊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我省国有农场改革发展的成效,深刻分析了当前农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推进示范性现代国有农场建设,发挥国有农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带动作用。
会议指出,前一阶段我省较好地完成了国有农场改革“两个3年”任务,农场集团化、企业化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公益性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到2018年底,全省农场国有土地总面积25.89万亩,发证面积25.55万亩,发证率达98.71%。全省96家农场承担的公安、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区管理等社会职能,已全部纳入地方统一管理,走在全国前列。
会议要求,下一步全省国有农场工作要重点回答好“要不要发展”“能不能发展”“怎么样发展”3个问题,树立信心,切实担当起新时代国有农场改革发展的新使命。一是要强化“三个理念”。坚持用市场化理念推进农场改革,用工业化理念管理企业场,用社会公益理念管理事业场。二是要推进“三个一批”。根据示范带动型、相对稳定型和功能丧失型农场的实际,按照提升发展一批、稳定保护一批、退出撤销一批的思路,分类推进国有农场改革发展。三是落实“三个举措”。深化农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扶持一批国有农场,加强农场国有资产资源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