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近日,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暨减缓相对贫困工作现场会在龙游县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工作决策部署,紧扣精准扶贫和省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集体经济壮大、26县加快发展,高质量抓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全力打造减缓相对贫困先行先试区,为实现“两个高水平”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省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扶贫办主任林健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机构改革近一年来,我省扶贫工作整合力量、重构体系,制定完善扶贫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动态管理等相关政策体系,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高起点推进“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解决,全力打赢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战,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全面启动新一轮结对、驻村帮扶工作,着力推进26县加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6297元,同比增长13.1%。
会议指出,虽然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了从解决绝对贫困向减缓相对贫困的历史性跃迁,但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缩小收入差距是长期任务,新阶段扶贫工作创新任重道远。要系统谋划,精准出招,围绕“六个坚持”,统筹抓好新阶段扶贫重点工作。
坚持应纳尽纳、动态调整,精准识别扶贫对象。要完善扶贫对象精准纳入的识别标准、认定程序、职责分工和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低收入农户一个不落下。
坚持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多措联动开展帮扶。要支持发展特色种养业、来料加工业、农家乐、特色小吃、农村电商等,推动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创业就业。要深入实施技能扶贫行动,着力提升贫困人口就业能力,优化转移就业服务。要进一步搞活产权权能,推动“产权”向“股权”转变,形成持续受益的“源头活水”。要创新扶贫金融产品,助推低收入农户创业就业。
坚持保障兜底、覆盖到边,高质量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要摸清底数,逐村逐户逐项查漏补缺,全面真实地摸清基层情况。要把牢标准,不随意拔高和降低。要精准覆盖,逐村逐户逐人对账销号。要补齐短板,全面完成D级危房改造任务。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规范扶贫异地搬迁。要更加尊重农户意愿,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搬迁,不得片面追求100%农户搬迁率。要更加讲求政策精准,加大对低收入农户的政策倾斜。要更加关注农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相关办法,解除后顾之忧。
坚持重点帮扶、量质并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抓增收、抓管理、抓机制,年底前全面打赢“消薄”攻坚战,谋划推进新一轮“消薄”攻坚行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确保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不流失,发展成果不耗散。加快建立全省农村综合性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推进农村集体要素资源市场化、社会化配置。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强政策研究,发挥职能作用,用好26县考核结果,推动省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