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出妙招亮新招,长兴东王村河长钦伟娟——

精心护得水岸清

  □本报记者 杨凌紫
  炎阳高照。长兴县洪桥镇东王村的河流,波光粼粼。近日,记者见到该村“80后”党总支书记钦伟娟时,她正像往常一样,在北横港芦圻漾段巡查河道的环保情况,不时捡起散落在岸边的塑料袋、烟头等垃圾。村民们提到钦伟娟,就夸她:这个村级河长很尽职。
  以芦圻漾为主,东王村有大小河流十几条,北横港穿村而过。“过去,两岸杂草丛生,河边都是菱网、生活垃圾,还有不少村民在河边乱搭乱建、养鸡养鸭,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道。”钦伟娟介绍,2012年,长兴建设太湖风情实验示范带,以芦圻漾为中心打造了荷塘人家景观节点,形成了一个有湿地风貌的生态景观。
  环境得到了大大提升,来晨钓、夜钓的人也多起来了,但随手乱扔的垃圾也多了。十几条河流巡看下来,光开车都要花半天时间,钦伟娟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记录下来,好有针对性地改进。”她说,村里所有河道的位置、情况都已熟记在心,她是本村人,守护好“母亲河”是责任也是义务。
  钦伟娟认识到,要达到长效保洁,关键要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为此,我们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政宣队伍,通过村干部带头,党员参加,逐个自然村开户主会,宣传‘五水共治’、市县‘百日攻坚’等相关要求。”钦伟娟说,还对主动积极参与河湖护理的党员,记相应积分,作为年底评优的参考数据。村里原先就有保洁队伍,党员们主动加入志愿巡河队伍,河道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着提高村民护河的积极性,在钦伟娟的组织下,村“两委”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开展诚信指数考评:将村民是否参与护水纳入考评,给每户评比打分,其得分与征信、入党、建房申请等挂钩。新制度实施后,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在慢慢提高。“不久前我巡河时,发现一户村民在河边搭了个简易养鸡棚,起初怎么说都不肯拆。”钦伟娟说,这村民上大学的女儿知道后,了解到诚信指数制度是为村里办好事,便积极劝妈妈,最终拆掉了鸡棚。
  如今,东王村河流的水质,已从三类、四类变为长期保持二类。优美的村庄水域环境和创新的举措,吸引了外地投资者的青睐,村里先后引进了三个农旅融合项目。村“两委”顺势,将项目推进与脱贫攻坚扶志、扶智工作相结合,成立了劳务服务平台,既解决了低收入农户工作问题,又满足了项目用工。如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不到5万元,到现在突破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多元。
  2018年,北横港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芦圻漾作为北横港的重要河段节点,还被设为长兴首个浙江河(湖)长学院现场教学示范基地。“今年,洪桥镇在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同时,结合村级河长工作站创建,加强河道长效管理,打造镇村河长制新样板。钦伟娟河长就是典型之一。”该镇河长办主任沈小培表示,有了大家的用心守护,全镇的河流水质越来越好,河两岸也越来越美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