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农企

互联网打通杭州果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上午9点,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果品市场,虽过了交易高峰期,但依旧车来车往,工人们还在一箱箱地搬着水果。主营芒果的商贩唐远远正在根据APP上前一天客户的下单信息进行配货、质检、发货等工作。“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线上销售额就有三四万元,这可是以前专做线下水果批发远远比不上的。”
  唐远远所使用的APP是由杭州果品集团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线上交易平台“果星云市场”。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镜洋介绍,平台主要为杭城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全品类水果及部分生鲜冻品的批发、零售优购服务,“今年上半年,该平台的电商销售额有近1.3亿元。”
“果星云市场”搭建果品批发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在王镜洋的印象里,2015年是生鲜电商崛起的一年,不能使用支付宝,只能使用现金或充值卡的果品批发市场,亟须改变。同时,类似团购、微商这样的线上购物渠道大量增加,使得果品价格不断趋于透明,导致水果利润空间受到明显压缩。“面对挑战,我们调研了杭州各大生鲜电商企业,他们的资源,我们也有,那我们为什么不尝试去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呢?”
  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划,2017年1月1日“果星云市场”APP应运而生。“目前平台入驻商家已有160多家,注册会员5万余人,日均销售额超过60万元……”王镜洋介绍,平台主要采用O2O模式,以杭州果品批发市场为大本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打造一个线上“买卖”“配送”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今年上半年,该平台的线上销售额达到了近1.3亿元。
直接对接产地果农电商销售方式更为简单快捷
  加入该平台不到两年,唐远远在该平台上的年销售额已达到了500余万元。他说,这种销售方式比市场现用的开单系统方便快捷,又省成本。唐远远算了一笔账:“我们跟市场是一月一结账,平台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货款能实时到账。每天下午8点前下单,快递凌晨3点取货发出,基本第二天白天就能收到,都在水果保鲜期限内。”
  主营苹果的张家玮加入平台两年多以来,不仅利润翻了几番,客户量也大大增加了。“以前我的客户多以水果店为主,现在咖啡店、企业食堂、奶茶店等形形色色的消费群体都成了我的客户。最重要的是,不论是团购还是散客,不论是购买50个西瓜还是买两三个芒果,平台都会接单。”
  张家玮说,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水果有受损、变质,或买家收到后发现质量问题,均可联系卖家后退货。“平台还有一个独有的优势,那就是直接对接产地果农,不仅能满足零售市场的需求,还方便市场批发商户进货。”
“互联网+”打通杭州果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的电商模式不但为供应商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交易效率,也为杭州果品集团开创了线上线下双赢格局。
  王镜洋坦言,二维码联通之后,效率提升很快,“线上平台销售额增长的同时,实体批发市场也在不断地良性发展。商品发售之前,我们都会对每一箱水果进行两轮质检。”
  如今,王镜洋带领的团队还打算把终端零售的市场触角延伸至更远。“只要扫一扫我们线上小程序的二维码便可直接下单订货,直送到目的地。此外,通过后台系统还可以追溯水果销售的渠道,清楚每一个环节的流通方向。”王镜洋说,未来,通过逐步完善电子商务的基础和支撑体系,将补齐生鲜农产品电商短板,推进“互联网+农批市场+现代农业”发展,打通杭州市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杨伊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