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品牌

慈城年糕,擦亮地方特产的“金字招牌”

  •   宁波慈城年糕以选料讲究、精工制作著称,洁白晶莹,久煮不糊,吃起来滑爽适口,令各方食客“爱不释口”。如今,其水磨年糕是“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并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寄托着几代人的乡愁。
      改革开放以来,年糕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慈城年糕将步伐迈向了全国,并快步走向世界。慈城年糕是如何从全国各地的年糕中突围,一骑绝尘的呢?
    地域特产,拥有丰富文化内涵
      近年来,宁波慈城镇不断丰富年糕文化内涵,于去年成立了年糕产业协会,凭借年糕特色“非遗”项目,成功创建宁波市“非遗”特色小镇。
      近年来,慈城年糕在保持纯正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快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采用专业流水线制造,突破了传统年糕在感观、品质、品种上的局限。目前,已拥有“冯恒大”“庄永大”“塔牌”“义茂”等十余个年糕知名品牌,开发出大头菜年糕、桂花糖年糕、苔菜年糕、油炸小年糕、火锅袖珍年糕、雪菜笋丝年糕、水磨年糕、快速方便年糕、酒酿年糕等十余个品种,年生产各类年糕近万吨,销售额近亿元,产品在长三角等国内市场占有一定销售份额,还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
      在提升产业质量的同时,慈城通过申报年糕原产地标记、举办年糕文化节、做大做强年糕企业等一系列方式,实现了对年糕“非遗”的有效保护和有力传承。
    精益求精,既有创新又有怀旧
      眼下虽不是年糕生产旺季,但位于慈城的宁波江北如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仍然开足马力生产。公司负责人吕国华说:“我们的产品通过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下单的订货量已经占到三成以上,且远销海外市场。”
      宁波有句老话:“汤圆要吃‘缸鸭狗’,年糕要吃‘冯恒大’。”“冯恒大”始创于清道光年间的慈城,2002年,宁波江北慈城冯恒大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冯恒大”年糕再一次回到慈城人身边。
      但今时已不同往日。除了慈城本地,余姚、北仑等地也都有了不少有名的年糕品牌,“回归”的“冯恒大”,该如何重新唤起老宁波人的记忆?“冯恒大”使用了规模化生产和开发不同系列的花色年糕这两招,“金字招牌算是保下来了”。随后,“冯恒大”使用纯天然动植物原料的保鲜技术出炉,省去了高温高压杀菌的环节。
      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塔牌”年糕品牌也孕育而生。虽然品牌创立于1983年,但早在1982年“塔牌”年糕就乘着渡轮远销香港。“我们是慈城最早做年糕的企业之一,一直坚持做年糕出口。”公司负责人胡金芳告诉笔者,现在香港人吃年糕都认准慈城年糕。出口的年糕采用慈城地区传统水磨工艺,经自然摊晾、风干后装桶,以冬季水温较低的清水浸泡贮藏,最大程度保留了年糕浸水不糊、韧而光滑、炒而不黏的传统风味特点。如今,“塔牌”年糕在香港的销量逐年上升,数量比当年翻了20多倍。
      胡金芳指着仓库里一坛坛白底红盖包装的年糕说,香港人买年糕喜欢一条条买,用于祭祖、供奉,所以现在运到香港的年糕普遍还是浸泡在水桶中的。胡金芳告诉笔者,近几年,公司与慈城的种粮大户建立订单农业关系,逐步推进用于加工年糕的水稻的种植基地建设。目前,在慈城白米湾村有500多亩“塔牌”年糕专用稻米种植基地,确保原料质量。
    突破困境,打造区域知名品牌
      慈城年糕是传统特色农产品,然而,其加工中长期面临一些困境:一是长期以来,企业做年糕选用大米随意,导致年糕品质不稳定;二是机制年糕口感质量远不如手工年糕;三是年糕的加工生产线,包括蒸粉、压延造型、包装、杀菌等装备,企业之间千差万别。
      为更好传承慈城年糕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江北区通过地方政府、年糕企业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统筹推进慈城年糕抱团发展,打造慈城年糕区域性知名公用品牌。宁波市农科院与企业合作建立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培育年糕专用稻米品种,与种植大户签订订单合同,确保加工年糕的稻米品质稳定。“以年糕加工企业为核心,实施和完善订单农业,建立年糕加工专用优质稻米基地。只有这样,慈城年糕这一传统产品才能走得更远。”宁波市农科院高工孙志栋说。
      对于慈城独有的年糕历史文化资源,慈城年糕协会会长徐国钧表示,将统一进行整合包装,加大推广宣传力度。一是开创体验式制作基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发展。二是建立年糕手工作坊,既保护农耕文明的文化符号,又为游客提供了解、学习年糕文化的素材。三是丰富年糕文化宣传形式,不定期举办慈城年糕文化习俗传承的主题活动。
      慈城镇农办负责人表示,企业应结合现代时尚元素、掌握现代人心理特点和审美要求,开发出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特色新品种,推广轻便、易带的年糕产品。突破年糕以食为主的功能,将吉祥、幸福等元素与年糕产品融合,形成系列化、特色化的年糕工艺品。利用旅游优势,将年糕推销和景点门票销售相结合,通过附赠、品尝等方式,扩大年糕的消费群体。畅通异地销售提货渠道,形成区域经营销售网络;运用电商、微信等现代营销手段,做大做强年糕产品网络营销平台。
      目前,慈城镇正加快建设集年糕生产加工、历史文化展示、技术研发、制作体验及参观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园区。依托硬件建设,开展年糕文化体验节、技术研发交流会等活动,抱团壮大慈城年糕产业。借助慈城年糕行业协会、研发展示中心及农合联组织等载体,从原材料、生产工艺、环保设施、包装运输等环节强化监管,对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企业进行淘汰改造,保证慈城年糕整体形象和品质。
    徐欣 卓璇 杨芝慈城年糕加工流水线。徐欣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