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养生

接触性传播疾病、肠道传染病、病媒传播传染病

台风过后,这三类疾病要提防

  台风“利奇马”在浙江大施淫威,带来了狂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台风过境,雨过天晴,留下了不少疾病隐患——被污染的饮用水、食物,大量繁殖的各类病菌、病媒生物等,这些隐患都可能引起各类传染性疾病暴发。专家提醒,台风过后,务必防范这三大类疾病传播。
防接触性传播疾病
  狂风暴雨之后,路上积水较深,双脚在污浊的雨水中行走,此时接触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常见的接触性传播疾病有浸渍性皮炎、手足口病、红眼病、流感等。
  防病指南:讲卫生,勤洗手
  专家提醒,预防接触性传播疾病,尽可能不要接触受污染的水体——接触后尽快用清洁水清洗。另外,避免共用洗脸水或毛巾等物品,防止红眼病暴发。注意手部清洁,饭前便后、触碰不洁净的物品后要勤洗手。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时用毛巾等擦汗。避免接触可疑患者。
防肠道传染病
  暴雨容易导致饮用水源受地表垃圾污染,容易发生饮用水污染;污水使食物受浸泡污染,容易导致肠道感染和传染病的发生;台风过后气温升高、强降雨令环境湿度增大,食物容易滋生细菌、霉菌而变质;环境的脏乱带来苍蝇大量繁殖,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常见的肠道疾病有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害、痢疾、甲型肝炎、感染性腹泻等。
  防病指南:防止“病从口入”
  专家提醒,不吃生食,不喝生水,剩饭菜要彻底加热后食用。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或消毒碗柜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熟食品要有防蝇设备。不吃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灾区群众在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不吃“大席”,一旦出现腹泻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自觉隔离。
防病媒传播传染病
  洪涝后积水增多导致蚊子、苍蝇孳生,同时居民区或临时安置点可能成为老鼠的逃生地,由蚊蝇鼠等病媒传播的传染病因此增加。常见的病媒生物引发的传染病有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防病指南:搞好环境卫生,防鼠防蚊
  专家提醒,预防有害生物传播疾病,不在不干净的水中游泳、洗衣服,在水中行走时尽量穿长筒胶鞋等。管好猪、狗等动物,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室内可用蚊帐、防蚊纱窗、驱避剂等方法防蚊。打扫环境卫生,清除杂草和积水,减少房屋周围的蚊虫。在做好个人防护基础上掩埋动物尸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