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恢复生产:众志成城齐发力

——省农业农村厅专家组指导救灾记

  编者按:“利奇马”肆虐过后,救灾抢险保民生,刻不容缓。省农业农村厅紧急部署,组织上百人的35个专家组,迅即奔赴受灾的30多个县(市、区),走访慰问受灾农户,实地察看灾情,指导生产自救,与农民兄弟一起商讨对策,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几天的随行采访,本报记者耳闻目睹了农民群众的积极自救,政府部门迅速及时的尽心救灾,他们用“泥腿子”精神诠释不忘初心,以农业“铁军”形象扛起使命担当,急农民所急,送去救灾锦囊,提振自救信心,可敬可佩。
台州:进大棚走鸡舍,给送救灾锦囊
□本报记者 李曜清
“终于盼来你们了!”11日,温岭市宏旺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国聪见到厅专家组十分激动。11日至12日,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张火法带领由种植业和畜牧专家领衔的救灾指导专家服务组,赶赴台州市开展救灾指导服务工作。
  这家合作社所在的箬横镇,离这次台风登陆的城南镇只有10公里。在台风登陆前一天,朱国聪和农户们抢收了2000多亩的水稻,来不及抢收的7000多亩早稻,直接泡在了水里。雪上加霜的是,当地电力供应系统也遭受严重破坏,没有电,只能眼睁睁看着费力抢收来的稻谷摊在地上发霉长芽。“一切为了农民兄弟,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要不惜一切代价帮助你们。”厅专家组当即要求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协调调拨大功率发电设备,尽快帮助这些受灾种粮大户解决烘干难题。
  果蔗是温岭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这次台风灾害中,温岭1.35万亩果蔗几乎全部倒伏。据果蔗主产区泽国镇的镇长叶敏智介绍,一亩果蔗大棚的损失将近6万元。为了尽量减轻损失,市、镇两级农技人员正在指导种植大户开展自救,扶正加固倒伏的甘蔗,确保后续正常生长。“果蔗倒伏,不但影响当年生长,还会造成次年减产。”在听取了果振家庭农场主丁玲珑的介绍后,厅专家组表示,将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议,并协调农保公司,借鉴茶叶气象指数保险,尽快将果蔗产业纳入气象指数保险范畴,扩大投保范围,简化理赔程序,为蔗农提供更高效的保险理赔服务。“感谢你们专程来看我们。”仙居县淡竹乡的余宝华夫妇指着倒塌的鸡舍告诉专家组,他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合眼休息了。在这次台风中,他们的养殖场有11间鸡舍、12吨饲料受淹,部分鸡舍倒塌,5万羽鸡死亡,初步估计损失达293万元。
  在受灾现场,厅专家组一边安慰受灾养殖户,一边嘱咐当地乡镇干部,一定要帮助他们做好灾后重建,并严格落实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疫情防御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被誉为“中华第一鸡”的仙居鸡,是仙居县的重点农业产业之一。承担了30个仙居鸡家系保种选育、研究开发工作的仙居鸡开发总公司,在这次台风中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育种鸡。庆幸的是,仙居鸡保种群体受影响不大。
  据企业负责人李益佳介绍,台风登陆当天,养殖场的洪水水位达到了成人脖子处,鸡舍危在旦夕。为了不使几代农技人员费心培育的仙居鸡保种群毁于一旦,农技人员硬是撑着竹筏,冒险把这批保种群“抢救”出来。
  厅专家组听了深为感动,要求他们抓紧对鸡舍进行排水清理,做好消毒工作,严防动物疫情出现。“现在正值火龙果生长期,要尽快清洗叶片上的泥土,还要清沟排水、松根喷药,最大程度保证这批火龙果顺利生长。”在仙居县峰云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厅专家组看到,果树上都是水淹后留下的黄泥,地面遍布水坑,心情十分沉重。在仔细察看受淹情况后,向合作社负责人俞忠泽提出了抢救措施建议。
  俞忠泽表示,要尽快按专家的建议落实下去,尽力种好养好果树,力争不影响明年产量。
温州:访农户看果园,支招生产自救
□本报记者 蔡希师
  11日,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蔡元杰率队,带领省农技推广中心、省植保检疫站、厅计财处等的专家,前往温州慰问受灾农户,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永嘉县枫林镇镬炉村的巨俊农庄蓝莓采摘观光园里,大片的蓝莓树上都蒙着一层黄土。据农庄负责人周巨俊介绍,台风暴雨在蓝莓园造成了深达2米的积水,连园边的设施用房也一度没于水中。“整个园区被泡在水里达20多个小时,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蓝莓树的根系被泡烂,来年无法开花结果。”周巨俊说,果园现在正是盛产期,如果果树出了问题,无异于灭顶之灾。
  厅专家组在察看果园后,即为周巨俊出谋划策:“眼下最重要的是保树,你先抓紧对蓝莓树进行剪枝,同时把园区清理干净,确保果树正常生长。然后,要进行一次土壤测试,看是否导致了土壤微量元素的缺失。”专家组还在现场为周巨俊对接了省里的蓝莓种植专家,给他提供进一步的技术支持,确保打赢“保树战”。
  永嘉岩坦镇小舟垟村的嘉纳庄园,玻璃大棚内堆积着洪水带来的污泥和折断的树枝。县农业农村局及时给庄园送来消毒液、种子等,积极对接相关部门,以尽快恢复水电供应,顺利进行生产自救。
  走进位于乐清市大荆镇下山头村的聚优品石斛文化园,往日干净整洁的园区一片杂乱,许多倒塌的钢架大棚还未清理干净,进入部分大棚时,厅专家组需要猫腰前行。据园主蒋正剑介绍,该园区正好处于台风路径的中心点,因此遭受的打击也相对较大,有30亩大棚倒塌,100亩仿生栽培石斛遭到重创。此外,园区内800多亩果树中,橘树、梨树掉果严重,杨梅树大多被刮倒在地。
  但台风的肆虐,并未打掉他们的信心。“我们已经联系了上海的团队,尽快来帮助修复大棚和智能管理系统,只要大棚温度控制下来,我们马上就能投入生产。”蒋正剑说,果园方面也联系了当地农户,能够救活的果树要尽快扶正救治,无法存活的进行移除重栽。厅专家组对该企业积极自救的行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现场与当地政府协调,在园区恢复生产上提供帮扶。
  在温州市龙湾区永兴街道永民村,瓜农孙尚学承包的西瓜地里,刚结出的小瓜经过水泡和太阳暴晒,很多已出现裂果现象。令厅专家组欣慰的是,孙尚学在台风来临前即撤卸了大棚薄膜,钢架大棚未受损坏。“面对这次台风,一些农户抱着侥幸心理,未及时拆除大棚薄膜,导致钢架大棚损坏,经济损失较大。”永兴街道干部周胜耀告诉厅专家组,台风过后,街道农业部门一直在合力指导农户进行自救,并积极帮助投保农户对接保险公司,争取尽快拿到赔付款,开展灾后生产。厅专家组对他们的积极作为表示赞赏,希望他们继续努力,重建美好家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