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蝉鸣里,有这样一群人,连续11年准时“赴约”,免费送凉茶,传递社会关爱。连日来,四季风志愿者大队的志愿者们每晚7时准时来到义乌绣湖公园的碑坊旁。1顶红帐篷,4只保温桶,一群志愿者,爱心凉茶摊开摊不过5分钟,便聚集了不少市民,场面“火爆”。
一碗爱心茶 不变的是初心
接茶、递送、收碗,志愿者分工合作、搭配默契;微笑、道谢、点赞,喝过茶的市民感激着离开。“叔叔阿姨,喝一碗凉茶吧。”9岁的金智小心翼翼地捧着凉茶,微笑着吆喝来往的路人,虽已是满头大汗,可小男孩却一刻也没有闲下来。
住在附近的杨女士接过凉茶喂给自己的孩子,每年暑假她都会带孩子来这里喝上一碗凉茶。“11年了,每年都能在这里喝上‘温暖’的凉茶,真的非常感谢这些‘红马甲们’。”“六月雪、罗汉果、陈皮……这个凉茶具有清热解暑、清凉润喉、健脾利湿等功效,非常适合在夏日饮用。”四季风志愿者大队的负责人许红花告诉笔者,每天清晨5点,老师傅便开始熬制凉茶,8个小时的烧煮后,滚烫的凉茶静置放凉到30度左右。傍晚7点钟左右,志愿者再将凉茶运送到绣湖公园。“大概有1000多碗凉茶。”
入伏开张,出伏收摊,对于不少义乌市民来说,这个凉茶摊并不陌生,整整11年的时光里,这碗爱心凉茶从未失约,老时间、老地点、老配方,已成了街坊邻里熟悉的味道。
十一年如一日 坚持是最难得的
笔者注意到,小女孩金倩香默默装好一碗碗凉茶。她略显害羞地告诉笔者,从事志愿服务十余年的爸爸是她最崇拜的人。“女儿还在上幼儿园时,我就带着她来了,到现在也有8年了,希望自己能给她做个榜样,传递社会正能量,服务他人也是成就自己。”父亲金顺利笑着说。
回忆起做爱心凉茶的初衷,许红花说其实特别简单,起初就是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向社会传递一份爱心。从成立之初的几十人到如今300余名队员,“四季风”的队伍逐渐庞大。
“坚持是最难得的。”许红花说,11年过去了,送凉茶服务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现在还想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多公益事业当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们送稀饭馒头,送凉茶姜茶,慰问孤寡老人,这些都是固定的活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许红花告诉笔者,坚持11年,最感动的是每天可以听到许许多多“谢谢”,很多人成了凉茶摊的老主顾,也有许多市民因为一碗凉茶加入到“四季风”志愿服务行列。“这些都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志愿服务 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人群里,退休教师王荣凯吸引了笔者的注意,他把市民喝过的碗整齐排好,也热心地回应着每位市民的道谢。72岁的他是队伍里年纪最大的志愿者,可只要有活动,他都会积极参加。“做公益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做得多了就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别看我年纪大了,以后我还会继续做下去。”王荣凯特别有精气神地告诉笔者。
一旁,许红花笑称自己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11年志愿服务之路,也培养了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的团队平均年龄挺大的,但每一个人都身心健康,身体好、心态好,文明素养不断提高,我想这也是我们的收获。”
年过半百,许红花也有自己的心愿,她想尽自己的能力,继续把凉茶摊做下去,也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队伍,为志愿服务增添活力。
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