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消费

租房应避开哪些“坑”?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急需租房子,听说现在找中介公司租房猫腻不少,给我支支招吧。”今年研究生毕业的小周道出了许多租房者的心声。近期,毕业季刚刚过去,租房市场渐入旺季。高校毕业生大多是首次租房,应注意避开哪些“坑”?近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了《住房租赁指南》,提醒消费者在租房过程中要警惕“隔断房”,远离“黑中介”“二房东”,小心“低租金”陷阱。
找房源,不租“隔断房”
  小林近期在某中介公司找到了一间次卧,已完成签约,并搬家入住。但之后被社区民警告知他的房间为隔断房,不能再居住,并要求小林搬离。
  据小林介绍,社区民警告诉他,出租和居住“隔断房”都是不被允许的,“隔断房”必须拆除。社区民警在房屋内查看后,认定小林租的为“隔断房”,还拍照留证,要求中介公司于7天内将隔断拆除。据居住在该房主卧的租客介绍,小林租的那间次卧此前已有人住过,住了5个月后搬走了。“在查找房源信息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虚假房源信息或法律法规禁止出租的房源。”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称,如果房屋属于违法建筑,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或者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通过改变房屋内部结构等方式分割出租,都是不被允许的。《住房租赁指南》提醒,租户在租房时要抵制违法群租,并明确:要以原规划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不得改变房屋内部布局分割出租,也就是不能打隔断出租。同时,厨房、卫生间、阳台、储藏室等不宜居住的空间不得出租用于居住。
防被骗,不轻信低价陷阱
  北京市住建委提醒,租户要对明显低于市场租金的房源信息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这可能是“黑中介”“二房东”发布的“钓鱼”信息,为骗取定金、租金等设下的诱饵。
  业内资深人士向笔者透露,低价陷阱是不法中介吸引租户最常用的手段之一。通常他们会先租一套合适的房子做“道具”,然后找一名业务员冒充房东,对租户报出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租金。当租户看房满意与假房东签下合同并交纳了中介费后,这位假房东就会找出各种理由不肯出租了。租户找中介公司退钱时,中介公司则会说“双方已签租赁合同,中介服务已经完成,房东属单方违约,中介费不予退还”。
  那么在租房时如何防止被骗?《住房租赁指南》指出,如果通过房地产经纪机构租房,要确认经纪机构是否有营业执照并在房管部门备案;如果通过住房租赁企业租房,应确认住房租赁企业的营业范围是否包括“住房租赁经营”;如果租赁房屋为个人转租的,要确认房主是否已书面同意该房屋可以转租。
  此外,租户签约时不要轻信任何口头承诺,所有约定均应当以书面形式体现,才能保障自身权益。
  如果租房中出现“黑中介”等企业或个人侵犯租户合法权益等情形该怎么办?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房地产经纪机构、租赁企业、或者“黑中介”“二房东”等有关人员存在跟踪、尾随、堵锁眼、电话威胁等行为的,租户可以通过录像、电话录音等手段留存证据,然后立即拨打110报警。
孙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