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洺圆生物”处理厨余垃圾有妙招

专业喂养“黑虫”获多赢

  □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吃进去的是餐厨垃圾,产出来的是饲料和肥料,随着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行,一种名为黑水虻的昆虫逐渐被人所熟知。日前,记者在缙云县舒洪镇舒洪村的洺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此好好见识了一番。
  黑水虻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新资型源昆虫,幼虫以动物粪便、腐烂的果蔬和植物性有机垃圾为食,可用于厨余垃圾和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洺圆生物”老总洪福海告诉记者,今年初公司从河南农大引进黑水虻虫卵,进行繁育、扩大生产规模。乡村的厨余垃圾运来后,经过干湿分离、分拣、粉碎、搅拌,最终被制成浆状,通过泵管输送到养殖区,喂食黑水虻幼虫。“200公斤黑水虻幼虫,差不多能消耗1吨厨余垃圾,几乎能完全采食这些有机废弃物。”“在别人眼里,这种虫子很恶心,但在我看来全身是宝。”洪福海说,黑水虻富含粗蛋白、脂肪、钙、磷等物质,可烘制成家禽、家畜和鱼类的上好饲料,能让鸡下的蛋更有光泽,味道更好,所以很受养鸡场欢迎。按现在每天10吨厨余垃圾的处理量,可养2吨左右的黑水虻,一吨黑水虻的市场价在7000元左右。“如今,各地在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大利好,垃圾终端处理企业前景广阔。”洪福海笑着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