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宁波蔺草转型升级

一根草“长”出两个市场

  走进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的宁波绘家家居有限公司样品室,地上铺的是蔺草地毯、草蒲团坐垫、榻榻米,床上放着蔺草靠垫,还有瑜伽垫、时尚草制拎包等,满室散发着草的清香。
  在去年举行的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宣布宁波蔺草评估价值接近90亿元。而以蔺草制品为主的整个产业的年销售额达20亿元,国内国外市场差不多各占一半。“东乡一株菜,西乡一根草”。宁波蔺草从粗放型到精细化,从单一市场到多元市场,一直走在转型升级的路上。
宁波种草历史悠久
  宁波是中国草席的发源地之一。在发掘河姆渡遗址时,考古队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草席残片,先民主要用来遮身、铺地或遮风避雨,可以看出,草席至少已伴随了人类7000年。
  制作草席的草,名叫蔺草。用蔺草编织的席子,通气清凉,具有吸湿性和放湿性,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
  900多年前,宁波城西的鄞西平原曾有浩渺的广德湖,广德湖的泥涂地特别适合蔺草生长。明州草席,最早使用的就是广德湖一带野生的蔺草。广德湖废湖为田后,人们仍然种植蔺草,世代编织草席,成为当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目前,宁波市有各类蔺草企业100余家,产业规模达20亿元,从业人员2.3万,常年种植蔺草5万亩,联系带动农户4万户,产品占国内份额90%以上,宁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蔺草种植、生产、出口基地。
销售市场不断扩大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榻榻米年需求量约4400万条,宁波的蔺草制品主要销往该国。随着日本青年人生活方式的日益西化,对传统榻榻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少。目前,年需求量已下降到1200万条。同时,由于出口国单一、日商压级压价,再加上日元贬值、汇率波动、种植过剩等因素影响,该市蔺草产业渐渐变得步履维艰。
  近年来,宁波开诚工艺品有限公司在外贸增长空间受到不断挤压的情况下,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战略,开始研发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蔺草制品做外销业务时,产品以榻榻米为主,而国内市场需要丰富的新产品。”公司负责人李秉刚说,如今公司的产品有藤席、冰丝席、竹席、床单席,还有蔺草席(双面)等。
  刚开始一直以外贸为主的宁波绘家家居有限公司,于2009年开始转型内销。“十年前就已经打算做内销了,当时电商尚未兴起,很多做内销的人在商场、超市铺货,我们当时没有迈出这一步。”董事长鲁孟东说,公司现有3个品牌,2个团队在做。电商平台以淘宝为主,京东也有。
从单一产品到花样翻新
  “冰丝席”“仿藤席”“双面席”……这些都是近几年“冒”出来的新产品,原料以蔺草为主。宁波的蔺草业已开发出草竹混编、草藤混编、仿藤、纸草、冰丝等十多个系列、几百个品种,已形成了产业链。
  各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开发新产品。如开诚公司的专利产品“七折席”,由于可放在办公室用于午休、旅游时携带方便、可放在汽车后备厢等,今年卖得非常好。“蔺草是个好东西。实验证明蔺草净化空气的功效比炭包更好。蔺草的海绵结构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甲醛等各种异味。”绘家公司的许经理对蔺草进行了深入研究后说,日本人可以将蔺草磨成粉(类似抹茶粉),用来做蛋糕。中医治牙痛有喝蔺草茶利尿消肿的方法。她想尝试“生活方式输出”。
  据宁波市蔺草经济联合会秘书长余自生介绍,海曙区已将“浙江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申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旦申报成功,这一历史悠久的宁波农耕文化遗产,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又近了一步。同时,“古林蔺草”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已受理公示。
朱军备 郑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