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的“暴力梅”十分凶猛,雨水一波接着一波。据省气象台预报,入梅以来(6月17日8时至7月8日8时)全省平均雨量291毫米,全省共有37个县(市、区)平均雨量超过300毫米,较大的有庆元459毫米、衢江区428毫米、遂昌420毫米;共有590个乡镇(街道)超过300毫米,其中42个超过500毫米,单站最大遂昌云峰街道699毫米。
持续的降雨使全省各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部分茶园受淹,加上阳光不足,给茶树生长造成严重湿害,尤其对夏茶生长极为不利。茶树湿害的原因,主要由于氧气供给不足,根系呼吸困难,水分、养分的吸收和代谢受阻。轻者影响根的生长发育,重者窒息而死。
对茶园湿害应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开沟排水。茶树是喜湿怕淹的作物,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的茶园中,常常可以看到茶树连片生长不良,甚至逐渐死亡,因此对易积水和已积水的茶园,特别是近年新种幼龄茶园,要及时清理、疏通排水沟渠,尽快降低土壤湿度和环境湿度,尽量减少茶园受浸泡时间,以免引起茶树死根、烂根和引发病害。
浅耕松土。及时清理茶园冲积的泥沙、石块等杂物,清除茶树上污泥杂物,保持采摘树冠的干净卫生。水淹后园地土壤易板结,要在雨停水退时,待园地表土干燥时,及时进行浅耕松土,恢复土壤的通透性。
修坎补路。被冲毁的茶园坝坎、沟渠、道路要及时进行抢修,疏通园沟、路沟,保证水、路畅通,以免发生次生灾害。对发生泥石流的茶园,可在其上方修建截水深沟,阻断地表径流,补植保护植被。特别要注意遭塌方与泥石流破坏的茶园,必须在巡查确认地质状况稳定后再进行清理与修复工作。
恢复树势。洪灾过后尽快扶正倒伏的树体,并根据树体情况实施定向轻、深修剪,清除断枝;同时,可结合浅耕松土少量追肥,以促进茶树恢复和生长。
清园消毒。茶树受涝后,易被病菌感染,发生大面积病害时应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常用的药剂有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代森锌 750倍液、25%吡唑醚菌酯 1000倍液等。
受洪涝灾害后的茶苗圃更应引起足够重视。据调查,当下多数苗圃都建在地势较低的水稻田,受害程度较为严重。
及时排水松土。降低地下水位,以加快表土干化,以免茶苗浸水时间过长而发生烂根。待土壤含水量适合时,及时对苗木周边的土壤进行中耕松土,增加根部透气性。重新加固遮阴网,避免雨后天晴幼苗被灼伤。
及时消毒防病。首先用清水喷洒苗木,清除叶面的污泥,保证充足的光合作用,再用75%百菌清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锌6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清除苗木上的病菌及害虫。 王立/文 罗列万/摄
遂昌受淹的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