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品牌

品牌强农之路怎么走?“温岭农耕”告诉你

  □本报记者 朱传忠 文/摄
  拥有多个省、市级农产品品牌的温岭,日前在全市推行“温岭农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用政府背书的公信力创牌拓市,鼓励各类农业主体使用区域品牌,抱团发展。
  夏日,正是瓜果飘香时。记者在温岭市采访,农民朋友说得最多的是当地特色农产品,玉麟西瓜、滨珠葡萄、温联果蔗、明圣高橙、花坞杨梅、大溪方山柑橘等等,这些品牌农产品在当地已经深入人心,从种什么、怎么种到如何卖,清楚得很。“但放眼全国,这些品牌还不够响亮。”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推广使用“温岭农耕”区域公用品牌,以“温岭农耕+”母子品牌的形式,既方便消费者认出原产地,同时提升温岭农产品在全国的影响力,从而有力推进温岭品牌强农富农。
品牌强农有底气
  温岭市目前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名牌产品和浙江名牌农产品20个、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品牌覆盖率达71%;玉麟西瓜、滨珠葡萄、温联果蔗、明圣温岭高橙等享誉国内市场,品牌农业走在全省前列。“品牌是对农产品最好的宣传和肯定。”温岭市玉麟果蔬专业合作社销售员说,他们合作社的西瓜不是按公斤卖,而是论个卖,每个售价50元,十分畅销。在前不久举办的第6届温岭农林渔业博览会上卖出了近万个。
  近年来,温岭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在品牌强农之路上走得非常坚实,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先后获得“中国果蔗之乡”“中国高橙之乡”“中国大棚西瓜之乡”“中国大棚葡萄之乡”“中国海虾之乡”“中国鱼鲞之乡”等称号。2018年温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66亿元,规模和品牌农业成为农业三大亮点之一,水产品总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二,基本形成葡萄、西瓜、滩涂养殖等6大主导产业和早熟梨、枇杷、丝羽白毛乌骨鸡等特色产业区块,主导特色产业面积21.6万亩。其中大棚葡萄面积6万亩,年产值近6亿元;大棚西瓜面积2.5万亩,年产值2.6亿元;渔业面积7.5万亩,占台州市养殖面积的86%。滨海镇(葡萄)成功入选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练好内功强品牌
  6月28日,松门清方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清方早早来到温岭会展中心,这里举行的一场西瓜种植技术交流会吸引了众多像他一样的资深瓜农。他说,只有不断学习先进栽培知识,了解国内外优质品种、培育技术和方法,才能种出优质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优质是品牌农产品的根本,是品牌农业不可动摇的根基。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要达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首先要练好内功,让农民既懂种植技术,又懂市场营销。为了让农业供给端达到绿色、有机、无公害,让产品需求端了解产品生产全过程,温岭每年都要举办数十场这样的讲座或论坛,由此也培育出一大批当代温岭匠农。他们运用生态农业栽培技术,践行无公害标准,实施农作物生长周期全程监控。
  李清方介绍,品牌强农之路上的实践和探索,不仅让温岭农人实现了从“追着太阳种西瓜”到“看着数据种瓜果”的转变,而且现代化精细栽培让温岭农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温岭是全省首批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利用率达98.8%,形成了畜禽排泄物-粮蔬果和稻草、葡萄残枝-食用菌等多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形成了浅海紫菜、海带轮养,青蟹围塘生态养殖,海水围塘鱼虾贝生态混养,池塘虾鱼鳖生态混养,池塘中华鳖生态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生态化养殖模式推广率达80%以上。目前,温岭已建成覆盖市、镇(街道)、村三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网格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率达63.85%,主要食用农产品“三品”认证比率达55.47%。
  作为全国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诞生地,目前温岭市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6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5家;家庭农场577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36家;农业龙头企业92家,年产值117亿元;3家农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农林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比重达到68.3%。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组织规模化发展,为温岭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夯实了基础。“每年6月开始,都会有大批外地商贩涌入温岭收购葡萄,产品远销杭州、上海、南京、北京、福建和广州等大城市。”在滨海镇葡萄文化节上,种植大户自豪地说,“品牌建设让温岭葡萄声名远扬。”
区域品牌开新局
  温岭农产品品牌多,如滨海种植的葡萄,就注册有滨珠、约翰、民珠、绿玺、紫玲珑、喜梢等商标10多个。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品牌,更好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是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的重点工作之一。为解决全市农产品品牌“多、小、散”的问题,日前,温岭全面启用“温岭农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突出温岭地域和产业优势,构建“绿色、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和“立足台州、辐射长三角”的农产品营销体系,探索具有温岭特色的品牌强农之路。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温岭农耕”区域品牌建设分两种模式,一是作为母品牌来推广,以“温岭农耕”整体形象为主,统一品牌包装设计,规范包装体系;二是作为温岭市农业企业、基地的背书品牌出现,以企业自有品牌为主,企业自行设计包装,在具备“温岭农耕”品牌授权的前提下,应用品牌主形象。
  目前,温岭从3个层面将特色农产品纳入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一是严选基地。“温岭农耕”将优选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生态农业种植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二是严选产品。入选“温岭农耕”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基地必须秉承匠心,精选优质品种,按照无公害标准精细化栽培,第一时间严选采摘、分选择优;三是严选渠道。“温岭农耕”将做好农产品全程安全溯源体系,同时携手企业、基地共同建设冷链运输体系,严选优质农产品直供长三角大型商超、各大生鲜平台,打开“温岭农耕”知名度,确保“温岭农耕”美誉度。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品牌为引领,以“温岭农耕”区域公用品牌为载体,实现温岭农产品生态化、标准化、电商化以及品牌化,进一步做大做强温岭农业,书写好“两山”转化的温岭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