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深夜突遇停电,“三易易”牧场上万头生猪危在旦夕,有关部门连夜抢修八个多小时。董事长感慨连连——

“在衢州办农企,我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李军
  “我是2012年回镇投资现代生态科技农业的企业主。近日,当地党委政府部门的热情服务,让我倍感温暖和感动。”衢州市三易易美丽生态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应英,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该公司位于衢江区全旺镇马蹊村,有生猪存栏量1万多头。6月30日晚10点4分,受雷雨天气影响,全旺镇发生大面积停电。
  “我们牧场是全封闭式管理,电可说是牧场的生命线。若断电2小时以上,生猪将因缺氧等原因面临死亡风险。”徐应英说,在公司的“求援”下,15分钟后,供电公司的一线抢修人员就到了现场开展排查。
  因故障点太多,到7月1日凌晨1点19分还未能修复,她便打电话给区供电营业部主任黄云龙报告紧急情况。“没想到,被我吵醒的黄主任立刻从家里赶到现场指挥。”徐应英说,1点36分,应急发电车到达现场,进行发电应急。直到早上6点39分正常供电时,他们才离场回家。
  电力得到及时抢修,预计为公司避免损失2000多万元。“由衷感到衢江区行政服务越来越高效,营商环境越来越好。”7月1日,徐应英通过微信向区委书记周向军表示感谢。“这些年,虽然感受到做农业的不易,但是我更感受到了衢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动服务、高效为民,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好环境,对实现‘土地不累、生物不累、人不累’的美好愿景更有信心。”徐应英说,今年以来,衢州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大力扶持,为企业发展解决困难问题。“这次停电事故发生后,衢江区农业农村局得悉后,即向我公司了解相关情况,局长金仕建还带人前来,现场察看生猪养殖与疫情防控情况。”在徐应英看来,党政部门的“三服务”活动,确实是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服务,是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生动体现。“党委政府部门的周到服务,让我们农企吃下了定心丸!”“生猪是衢州市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去年出栏量约180万头。抓好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意义重大。”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畜牧兽医站站长程鸣告诉记者,近来,衢州普降大到暴雨,他们积极组织专家深入养殖基地,帮助做好生猪防疫工作。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深入饲料企业、养殖场等,全力确保畜牧养殖业稳健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