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论坛

干部“驻村”当以“助村”为己任

  叶金福来稿说,近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内蒙古一位驻村第一书记与老百姓真心交流、真抓实干、老实做事的故事。3个月内,这位驻村第一书记实地走访慰问,帮助当地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40余万元……正是这样的务实作风,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广泛认可与点赞。
  眼下,为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各地纷纷选派干部“驻村”。笔者以为,干部驻村当以“助村”为己任,让村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变化和实惠。如此,“驻村”干部才能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和好评。干部“驻村”至少要做到“三助”。
  首先,干部“驻村”莫忘“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眼下,一些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一方面是村集体原本就底子薄,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是有的村干部根本无心或无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有的甚至干脆常年在城里经商。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的“驻村”干部积极行动起来,带好头,树信心,带领广大村干部和村民想对策、谋规划,想方设法把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起来。
  其二,干部“驻村”莫忘“助村民发家致富”。在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村民的生活条件离小康还有距离。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之外,更为主要的是一些村民信息闭塞,没有科技知识指导,苦于没有一个“领路人”。这就要求我们的“驻村”干部要把有利于当地村民增收的科技知识及时传授给村民,让村民通过科技的力量发展家庭经济,实现增产增收。
  其三,干部“驻村”莫忘“助村庄变美”。眼下,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各地稳步推进,但因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发展水平高低不一。这就需要我们的“驻村”干部要帮助一些村做好绿化、美化、洁化规划,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广大村民自觉养成爱护环境、整洁村庄的良好习惯,使村庄变得净、洁、美。同时,帮助村民发展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乡村游”,从而增加村民收入,实现村美民富。
  总之,“驻村”干部只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就能让所“驻”村通过“助”一把,使村集体经济变强、村民变富、村庄变美。如此,“驻村”干部才能赢得广大村民的拥戴和赞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