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忠
本报讯 “我们要用新最流行的互联网平台,推进乡村垃圾分类。”德清禹越镇三林村、浙大(三林)数字乡村研究院、浙江在线环保小组、蔚复来科技公司日前决定,联合举办首届垃圾分类抖音大赛,打造乡村垃圾分类数字化管理的“三林”模式,为全县乃至全省提供样板。
三林自2015年起实施河流治理、“精品示范村”建设以来,短短几年,便蜕变成以上南斗港、冷会圩港、木鱼桥港与中介舍港为水系支撑,“水、鸟、林、人、农、鱼”共美共乐的生态村。去年11月,成功创建为AAA级旅游景区村,4000村民切实获得了“水清、岸绿、生态、宜居”的幸福生活。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引来了大批白鹭栖息繁衍,还吸引来10多个创客团队入驻。三林村还以“生态资源”入股占比40%,与浙江滋农乡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发展乡村旅游业,“滋农”公司投入资金并负责管理维护。此举让2018年的村集体收入突破了80万元。
村党总支书记沈炳奎认为,三林村多年的“美丽实践”证明,培养良好的乡风习俗,是保护美丽乡村环境的根本。随着“万鸟园”的开门迎客,省第二届全民生态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如今三林村的名气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在数字乡村研究院、乡村网红学院的策划和帮助下,三林村正在积极筹备抖音村建设,将垃圾分类做成宣传三林村文明建设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