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昔日农村生活,老一辈人的记忆是:道路泥泞、房屋老旧、生活一般,居住在农村的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搬家到城市生活。
唐玲娣老家在上海,1969年底,刚高中毕业的她下乡了。在江西农村度过5个春秋后,1975年,唐玲娣与宁波人结婚,扎根落户鄞州首南街道石路头村。几年间,唐玲娣见证了鄞州农村生活的发展与变迁。“小时候,总觉得农村不好。”唐玲娣回忆,与城区相比,上海农村的房子虽然比较整齐,但房子的卫生间在室外,房子里也没有洗澡的地方,走出去到处都是泥路。
让唐玲娣最难忘的是来宁波结婚的往事。从上海到宁波,需要先乘轮船到宁波渡口,她的爱人从生产队借了艘小船,到渡口接她,然后划船到石路头村。“船上一个人拉纤、一个人划船,我和爱人就坐在船上,现在想来觉得蛮有意思的。”唐玲娣说。
在鄞州生活了40余年,说起鄞州农村的变化,唐玲娣用了“惊人”两字,“谁能想到原本是农村人的我们,现在就住在城市里,还住进了高楼。”唐玲娣说。
40余年里,唐玲娣看到农村的泥路、石板路、石子路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柏油路,路越来越宽,原本出行主要靠船,现在有公交车、高铁、动车等交通方式。之前农村挨家挨户用土灶,后来慢慢用上了煤气炉、煤气灶,现在还有了天然气……
就交通来说,唐玲娣刚结婚时,上海宁波两地来回基本靠水路,之后,宁姜公路上有班车直接到轮船渡口,后来公交车越来越多。原本马路上都是骑自行车的人,后来有了摩托车,近年来私家车越来越多,家门口还造起了轨道交通……“原先到上海要一天一夜,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谁能想到呢。”唐玲娣笑着说,自己居住的房子,也从最初的平房改建成楼房,到现在住进了高楼,居住条件日益提升。
像唐玲娣所在的石路头村一样,不少靠近宁波城区的农村地区陆续被征迁,农民们住进了高楼,成为了居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各方面素养逐步提升。“生活条件好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唐玲娣说,“以前农村家长里短、吵架是常见的事,现在大家都互帮互助,社会和谐。”
让唐玲娣觉得最具幸福感的变化还有新农村建设。“鄞州的湾底村、陆家堰村、上李家村、勤勇村等,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村民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好。”唐玲娣笑着说,“以前是农村人为了自身发展往城里跑,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往农村跑,因为村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从“向往城市”到“向往农村”,时代见证了农村发展的铿锵步伐,而这一切正是鄞州这么多年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
蔡梦珠 胡孙婕 张巧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