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粽是桐庐县莪山畲族乡的特产,与别的粽子不同的是,它的食材里含有一种叫黄金柴的植物。这种矮灌木长在大山顶上,有清热解毒、解暑祛湿等功效。每年端午节前后,莪山家家户户都会包黄金粽。打开粽叶,粽子色泽金黄透亮,咬上一口,糯米带着韧劲,又夹着一股特别的清香。
如今,“山哈老家客”牌黄金粽品牌打造已经3年,3年来,年销量从最初的7万余只增加到如今的50万只。
妈妈的味道
2016年,莪山畲族乡开始融入农村电商,逐一梳理畲族文化和畲族饮食。为了寻找并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特产放到平台销售,在一次村支书会议上,莪山畲族乡领导抛出了这个“绣球”,中门村的村支书姚朝水主动请缨,立志让更多的人知道黄金粽。“当时就想着,乡里需要发展农业特色品牌,凭自己的认真和踏实总不会给乡里丢脸。”姚朝水接过这个任务,叫回了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姚鑫城。“在绍兴当兵时,每年端午节家里都会快递黄金粽,一寄到部队,战友们便抢着来分享,他们说,那是妈妈的味道。”姚鑫城说,尽管当时对市场一点把握都没有,但是他很有信心,决心将这个产品做出它原本的味道。
每个粽子都出自“山哈老家”
从采黄金柴、烧灰、浸泡糯米,直到一只只黄金粽完成,共要经历10余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姚鑫城都认真把关,并请来村里包粽子能手,听取她们的意见,调试味道。“糯米是基础,我们从10多种米里,不断尝试,最终选择了口感好、形状美的;肉粽的肉要提前一天腌制,吃起来才入味;粽子的大小控制在110克左右,大小均匀……”姚鑫城说,他坚持让每一种食材搭配都恰到好处。
2016年,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了5万只黄金粽,另外的全是零售,“后来的订单,实在来不及了,我们就不接了。原本可以交给别的作坊去加工,但我没那么做,既然做畲乡的‘山哈老家客’品牌,就要确保每一个粽子都出自我们手中。”姚鑫城说。“繁忙时,每天1.5万个的出货量,每隔5小时换煮一批黄金粽。”姚鑫城介绍。
今年端午节前后,姚鑫城就没有睡上一个完整觉,但他却累得开心,累得舒坦。“这几天在桐庐街上常看到有行人拎着‘山哈老家客’的包装袋,还有好几个人看到我们送货,便来问这种粽子在哪买。黄金粽的知名度不小啊。”
黄金粽也可以定制
2017年,姚鑫城开始进行标准化厂房建设,成立了桐庐鑫城食品有限公司,购置了洗粽叶机、切肉机、蒸粽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粽子的口味也在原来单一的豆沙粽、肉粽基础上增加了五六个新品种,有些订单甚至可以按照客户的个性化要求进行定制。
“粽子的销量一年比一年好。下一步,我们希望把这份利益反哺村里,村集体可以通过入股形式,甚至村民也可以入股,一起把‘山哈老家客’黄金粽品牌做大做强。”姚鑫城说,忙过这阵,他要好好考虑品牌的推广,美化粽子的包装,让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陶元 张文谦 杨亿鑫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