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这几天,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内茶香四溢、宾客云集,这里正在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记者在展会现场深刻感受到,文化、创意、科技等元素深深贯穿着本届茶博会。
与往届相比,今年茶博会规模更大、参展商更多,共吸引了 1500多家企业参展,来自世界各地的好茶、茶具、茶艺在此云集,展会规模为首届的2.6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茶博会上,各参展单位纷纷展现自己的文化元素。比如,浙江展销馆的“装扮”既有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又有浓郁的茶乡地域风情,可谓“颜值爆表”;陕西综合展区以“丝路陕茶”命名,聚焦丝路文化,反映了陕西茶叶独有的生态环境与地域特色……展会上,各参展商都使尽浑身解数,紧抓各自产茶历史、地域特色,在展台设计搭建、参展内容上做足文章,并通过各类茶艺表演、茶具展示来展现茶文化的魅力。
创意元素在本届茶博会上也随处可见。竹筒饭香甜可口,如果把竹筒与茶叶结合,效果会如何呢?嵊州景鸿茶叶有限公司研发的小竹茶,凭借鲜甜的口感,成为茶博会上的销售“爆款”。“小竹茶是将茶叶放在竹筒里烘焙,相较于普通茶叶,小竹茶的零售价可以高出一倍。”裘李钢说。
创意不仅体现在加工制作工艺上,也体现在产品包装上。“今年茶博会上,我们的产品采用‘茶叶+桑蚕丝+竹子+青瓷’的民族风包装,反响很好。”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展区负责人赵文逸说,她期待借助茶博会,进一步打响“龙王山”茶叶品牌,以创意带动公司效益提升。
科技元素也在本届茶博会上闪耀全场。今年展会在入场环节首次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不少展区展示环节还使用了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记者看到,杭州展馆被命名为“数字杭州,智慧茶都”,展馆门口特地安装了一台智能机器人,通过与机器人对话,参观者就可以了解杭州茶产业的相关情况。同时,杭州展馆还展示了区块链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轻松追溯茶叶生产制作的全过程,像茶叶的生产地、采摘时间、加工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