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先。万物生长的时节——

在杭州,共享一场良种的“盛宴”

  □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初夏时节,果香正浓。5月16日,由省政府主办,省农业农村厅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浙江瓜菜种业博览会开幕式,在浙江新农都会展中心举行。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林健东、省农科院院长劳红武、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信出席开幕式。
  经过10年的培育打造,种博会在促进种业成果转化、加快优良品种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全国瓜菜种子行业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展会之一。种博会规模不断扩大,展馆面积从首届的700平方米扩大到本届的9000平方米,参展企业由41家增加到250家,田间展示品种从300多个增加到2600多个,累计展示瓜菜新品种超1.6万个。现场考察发布推介新优品种584个,我省推广种植的瓜菜新品种有80%引自种博会。展示示范平台向市县延伸,至今已形成了“1+6”(1个省级核心展示中心,宁波、温州、湖州、绍兴、衢州、台州6个分中心)的规模,把种博会办在了“田野上”“家门口”。“通过种博会的推介,我省培育的种子受到了很多外地参展商的欢迎。像本公司的‘台绿’系列西兰花品种,由于产量高、品质优良、综合商品性好,广受国内西兰花市场关注,经销商、种植户争相引种。”在“勿忘农”公司的展台前,员工章红运向记者介绍,公司合作选育的“翠栗2号”南瓜、“碧翠19”水果黄瓜、“中浙优”系列水稻品种都很抢手。
  “勿忘农”种子的畅销,离不开浙江种业的这个推广平台——种博会。如今,平台的作用正越来越大,有力推动了浙江种业企业走出去,有效促进了种业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一大批西兰花、松花菜、西甜瓜等“浙记”绿色优质品种得以育成并推广到省外。本届种博会的浙江省自主育成品种成果展区,展示了一批省内科研机构和企业新育成的综合优势明显、富有应用前景的瓜菜新优品种,向国内外客商推介。
  走进浙江新农都会展中心5号馆,一台台正在运行的“铁家伙”抓住了记者的眼球。在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的展位上,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台高精度计量秤。据公司工程师薛桢毅介绍,这是他们新研制的蔬菜种子秤,精度高、速度快、易操作。“我国种子研发的水平越来越高,相应的配套科技也不能落下。”
  本届种博会,紧扣服务瓜菜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种业全产业链,注重先进技术、现代装备、新型模式等成果的集成展示,在展馆内设立了农资设施装备展示区,在田间示范现场设立了瓜菜机械装备展示区。围绕育苗设施、新型肥药、农资装备、包装加工、互联网服务等,展出新设施、新装备、新技术,涵盖耕作、育苗、移栽、植保、收获、包装等各环节,展现瓜菜种业产业链大格局,以促进良种良法良机的配套应用。
  记者发现,在田间展示现场,有23家国内外科研机构、种业企业设立了面积近50亩的露地专区,有42家企业设立有大棚专区。参展企业还将广泛邀请各地经销商、种植大户、农业主体,现场观摩田间示范基地。还将探索建立良种推介发布机制,通过组织专家对展示品种进行跟踪考察,评选确定推介品种,推动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和示范辐射。
  种博会期间,有5家省内外知名种业企业将举办新优品种专场推介会,现场发布新优品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