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品牌

华丽嬗变中的遂昌“龙谷”茶

  □本报记者 俞霙 文/摄
  绿色是遂昌的底色,茶叶是遂昌的瑰宝。
  据统计,2018年,遂昌县茶叶产量12077吨,一产产值达9.39亿元,茶叶种植规模位列我省第五位、产值列第十位。遂昌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更是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根据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相关报告,2018年,“龙谷丽人茶”品牌价值高达11.85亿元。近日,记者走进遂昌茶园深处,探寻当地如何打造“龙谷”茶这张金名片。
品牌管理有一套
  近日,遂昌县城平昌广场人头攒动,由遂昌县政府主办的“好品质、好生活”中国·遂昌龙谷问茶系列活动开幕式在此举行。活动现场,人们品茶汤、吃茶食,以茶会友、品茶论道,好不热闹。
  活动现场,浙江剑光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林军带来了他种的好茶以飨茶友。“我的茶园不打农药,施用的有机肥是用豆腐渣和酒糟做的,因此种出来的茶叶喝起来特别鲜爽。”
  叶林军的茶园位于遂昌县黄沙腰镇东坞村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面积有500余亩。茶园按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标准进行管理,去年整个茶园一共用了200多吨有机肥。
  天然有机肥让这片茶园的茶叶有了好品质,最贵的明前茶卖到每公斤3200元。“经过这几年的有机茶园管理,市场对茶叶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去年公司年产值达800多万元。”叶林军说。
  遂昌拥有“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的美誉,种茶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全县大多数茶园分布在海拔400-800米的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遂昌茶叶优异的品质,孕育出了色香味形俱佳的“龙谷”系列茶。
  “遂昌生态好,环境佳,近年来,生态茶园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叶精深加工等方面不断推进,茶叶品质越来越好,我相信遂昌‘龙谷’茶未来发展前景无限。”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叶专家陈宗懋多次来到遂昌并对“龙谷”茶青睐有加。
  近年来,遂昌一直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谋划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自2001年以来,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打造“龙谷”品牌,截至目前,“龙谷”茶已先后荣获国内外名茶评比金奖50多次。在培育品牌方面,鼓励茶企采用“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模式培育“母子”品牌,对获得国内外相关茶叶质量体系认证,达到一定销售额的企业,优先给予扶持。同时,加强“龙谷”品牌管理,实行“五统一”管理制度,即统一行业监管、统一品牌宣传、统一基地认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标识。支持茶叶企业开展“龙谷”品牌定点包装,开发特色包装。
院士团队授“茶经”
  近日,遂昌县大柘镇柘溪上村文化礼堂内被围得水泄不通,当地500余名茶农共聚一堂,聆听一场由陈宗懋团队带来的讲座,内容正是眼下茶农关心的话题:茶叶质量安全、茶叶精深加工、茶旅融合等。“没想到专家讲的课这么实用!”大柘镇黄垵村村民包爱媚在听课过程中,不时拿出手机拍下课件照片。包爱媚笑着告诉记者,她种了近5亩茶叶,每年春天,茶园里成群的“飞虱”让她很头疼,她一直苦于没有好的防治办法,这次专家讲的内容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除了大柘镇的村民,当天,在遂昌县其他乡镇的文化礼堂,共有上万名茶农通过直播平台收看了这场专家专题授课。“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把最先进的绿色生态茶园技术送到茶农手中,实现无缝对接。”遂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遂昌有茶园12.37万亩,茶叶是该县的农业主导产业,除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一直是推动遂昌茶产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早在2017年,遂昌就与陈宗懋合作建立“遂昌县茶叶技术推广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两年多来,工作团队重点攻关生态茶园建设、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叶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难题,为遂昌茶产业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目前,陈宗懋团队研发的太阳能杀虫灯、天敌友好型诱虫板、性信息素诱捕器等新技术,已在大柘茶园的500亩新技术示范基地里推广应用。
  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2016年12月,遂昌县政府出台《遂昌县茶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实行“弱改优、低改高、绿改多、初改精”发展战略,以提升品质、提升品牌、提升效益为重点,坚持科技兴茶、文化兴茶、品牌兴茶、营销兴茶,大力推进“机器换人”、精深加工和全产业链建设。为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的标准茶园,遂昌鼓励茶园上山,推广无性系良种,积极推进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目前遂昌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10.2万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82%。
茶旅融合育“钱景”
  春日的遂昌大柘茶园,一碧千里。茶农采茶忙,游客赏玩拍照、越野骑行,犹如一幅生动的美丽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位于遂昌县大柘镇的大柘茶园占地5万多亩,是我省为数不多的大规模茶海景点。目前茶园主要种植“龙井”“乌牛早”“银猴”等茶叶品种。全年全镇茶产量2710余吨,产值达2.2亿元。“以前在外地打工,挣得不多,家里老少还照顾不到,现在茶叶生意好,回来种茶赚钱更多。”柘溪上村村民巫丽芽在茶田间忙得不亦乐乎。据了解,在柘溪上村,几乎家家户户种茶,两成家庭制茶,80%的农户收入来自茶叶。
  大柘茶园不仅盛产茶叶,还是茶旅融合的有效载体。2013年,大柘茶园建成了20公里长的越野骑行道、索道等设施,近年来承办了一系列重大自行车赛事,吸引了上万名骑行高手参加比赛。
  如今,大柘人不出远门,就有了“旅游”和“茶叶”两份收入。大柘茶园每年都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村民在自家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00万元。在大柘镇大田村,很多农家乐以茶起名,如“茶缘农家”“茶香农家”等。大田村村民张仁锋经营的“茶农山庄”将茶元素融入餐饮,茶香排骨、龙井虾仁……一款款茶主题的农家菜赢得一片好评。
  柘溪上村村委会主任程苏文告诉记者,为了把好山、好水和好茶结合起来,目前,柘溪上村正计划把采茶与乡村旅游结合,将万亩茶园打造成集采摘、观光于一体的旅游景点,让游客在领略茶园风光的同时,体验采摘之乐。“我们将依托遂昌优越的自然禀赋,大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开发茶旅融合基地,吸引更多的游客、茶商前来遂昌观光、旅游、休闲、贸易,做到‘茶因旅而兴,旅因茶而名’。”遂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