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农企

浙江丰岛公司

用毫不起眼的杨桐柃木鼓起村民钱包

  “没想到山上到处都长的杨桐、柃木还能换钱!”最近,新昌县沙溪镇董村村的不少农户又多了一笔收入,上山采摘漫山遍野的杨桐和柃木的枝叶,剪修捆扎成一把把手掌大小的扇形叶束,每天制作百余把就能有几百元的收入。收购这些农户初加工的杨桐、柃木枝叶的,是新昌农业龙头企业浙江丰岛股份有限公司。
  日前,笔者走进位于新昌县梅渚镇的丰岛公司生产车间,满眼都是怡人的绿色,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植物芳香。长长的生产线上,不少新昌当地妇女动作娴熟地进行着花束的切枝整理和包装。
  这些在当地人看来毫不起眼的杨桐、柃木,在日本被尊称为“神木”,用于供神祭祖,年需求量达4亿束以上,且95%以上依赖进口。浙江是这两种植物的资源大省,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就开始采摘加工杨桐、柃木,切枝出口到日本。如今,绍兴企业杨桐、柃木的出口量占到全国的70%以上,其中大部分就出自丰岛公司。“在生产线上进行标准化除虫、清洗、整理后,统一包装发往日本。清明节前后,是我们的出口高峰期,每天对外发货量达8-10个标准集装箱。”丰岛公司副总经理徐林军说。
  作为全国最大的鲜切花、切枝出口企业之一,丰岛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路径,即除了自己基地种植以外,还发动当地村民种植,然后再以市场价统一收购。董村村原先是新昌县最偏僻、信息最闭塞的一个山村,自从搭上杨桐、柃木生产链后,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采摘杨桐、柃木树叶也成为该村村民的一项主要收入来源。
  不过,杨桐、柃木枝叶采摘容易贮运难,为进一步巩固杨桐、柃木出口产品的国际地位,目前,丰岛公司就杨桐、柃木转基因保鲜保绿技术展开了研究,该项目还被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关课题之一。“每年清明前后,是企业鲜切花集中出口时段,出货量大,对存留时间要求高,为此,海关特别推出贴心服务,通过降低抽检比例,缩短核放时间,为企业至少节省两三天的出口时间。”绍兴海关部门有关负责人说,“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督促企业推进切花生产加工的规范化、标准化,降低产品风险,促进更多乡村和村民共同致富。” 王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