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春暖花开,正值广大蚕农订购蚕种之际。近年来,受“东桑西移”、丝织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蚕桑这一传统产业在我省呈下滑趋势。“我们合作社目前订购春夏蚕种300多张,比去年同期少了50多张。”说这话的是湖州顺荣蚕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爱芬,她告诉记者,去年湖州春蚕茧均价为每张1950元,除去成本,农户利润较薄。许多农户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养蚕。
为此,湖州市近日专门召开了蚕种生产分析会,分析了全市蚕种供需动态趋势,蚕种生产管理情况,确保全市蚕种正常有序供应。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湖州市养蚕情况保持平稳,全市蚕种生产企业生产蚕种17.29万张,蚕种质量继续稳定提高。该市除满足辖区内蚕种供应外,积极向辖区外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出口量,基本做到了产需平衡。
目前,春夏蚕种订购正在全面开展,截至目前,湖州市已订春夏蚕种22441张,约比去年同期减少20%以上,蚕种饲养量呈现继续萎缩态势。“去年预计春茧价格能达到每张2800-3000元,结果到收购时全省均价只有每张2100元,极大地打击了农户的养蚕积极性。”省农技推广中心蚕桑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种桑养蚕是我省的传统产业。但受比较效益低下、养殖风险大、蚕农老龄化等因素影响,自2007年以来,我省蚕桑生产每年都在下滑。“去年春夏茧生产季节受高温天气影响,导致蚕宝宝食欲下降,蚕茧质量降低;秋茧又遭遇突然降温,产量不高,导致全年养蚕效益一降再降。”“淳安、缙云、永康等地近年来涌现了一些养蚕龙头企业,产出的蚕茧品质较高,还用保护价收购农户的蚕茧,常年稳定在每张2800元左右,有些甚至达到每张3000元,农户养蚕积极性颇高。”该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省春蚕种订购量13万张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14%,一般每年在4月20日左右订购截止,有意养蚕的农户请抓紧订购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