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种植业

我省积极行动,打好粮食生产“第一仗”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阳春3月,大地一片生机,成片的油菜花泛着金黄,时不时能见到村民们田间劳作的身影。春耕备耕的热潮,正在浙江大地上涌动。
  据统计,今年全省春粮生产面积194.6万亩,其中小麦127.6万亩、大麦0.6万亩、春马铃薯45.7万亩、蚕豌豆20.1万亩。油菜种植面积146.7万亩。
  由于1月以来,我省降水量、降水日数偏多,日照时数明显偏少,造成春粮和油菜植株生长缓慢,苗小苗弱。
  针对阴雨寡照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措施,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春备耕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农业生产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组织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做好防范工作。同时,由厅领导带队的11个工作组,到各地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大调研活动,开展春备耕调查,推动农业生产特别是低温阴雨天气农业生产防范措施的落实。
  我省还先后组织10个专家指导组,分赴全省各市和重点县(市、区),进行春耕备耕调查,深入受影响较大的种植户和规模基地进行指导服务,指导农民分类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召集有关专家,分析不利天气对春粮、油菜、蔬菜、水果等作物生产造成的影响,分不同作物研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农民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提高防范的科学性、有效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