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位于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的湖州匠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赶制一批发往日本的订单。看着眼前火热的生产场景,企业负责人庄浦佳的感觉却是喜忧参半。“现在最怕的就是原材料供应不上,也不敢接太多订单。”趁着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来“三服务”,庄浦佳向局长陈彬说起了企业的难题。
湖州匠造食品有限公司是去年刚刚落地道场乡的一家企业,其生产的笋、山露、莲藕等农产品主要销往日本。“吴兴的生态环境很好,农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也高。但苦于没有收购渠道,现在的原材料只能从外地采购。”庄浦佳说。
听了庄浦佳的介绍,食品加工专业毕业的陈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食品加工业最看重的就是原材料,从外地采购,成本增加不说,食材的新鲜度也得不到保障,这是个大问题。”“对,因为原材料都是腌制过的,所以我们现在只能进行半成品加工,成本和利润不成正比,对企业长远发展肯定不利。”庄浦佳接过话茬,“尤其是企业二期工程马上要动工建设,如果原材料跟不上,投产之后肯定会亏损。”
陈彬走到一旁,将企业陈列柜上的产品拿在手上思索了起来。“庄总,我看到你们许多产品的原材料吴兴都有,像笋,妙西就有很多,山露的话,埭溪也有种植基地,这些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对接收购。”陈彬说。“这几天我可以带你去妙西和埭溪等地摸摸情况,找当地农户和乡镇负责人聊聊。”一旁的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建忠补充道。
“前段时间施家桥村流转了一批土地,是否可以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建立一个种植基地。”道场乡人大主席叶平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你们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人员,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再由你们统一收购,这样既能保障企业原材料供应,也能带动周边农户创收。”
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为企业出谋划策,庄浦佳原本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意。“原本对企业从半成品加工向原材料加工转变还有所担心,现在企业发展的‘路障’被清除了,让我们信心倍增。”庄浦佳说,看来把在上海工厂的业务逐步搬到湖州,这条路选对了。
吉昌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