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记者从3月15日省市场监管局召开的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成果发布会上获悉,自今年1月我省开展“保健”市场乱象联合整治行动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5.4万人次,立案查处各类“保健”市场违法案件731件,结案215件,涉案金额4100万余元,罚没款953万多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8起。
据悉,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委于1月8日部署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保健”市场乱象整治工作作为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经济工作以及践行执法为民理念的有效行动狠抓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此次行动重点摸排“六个重点”,即重点行为及领域、重点商品及服务、重点场所及区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重点行为,严厉打击“十类重点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保健”市场利用虚假宣传、消费欺诈、违法会销等不正当营销手段诱骗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病弱等人群的大案要案,形成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高压态势。
发布会上,省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联合整治工作,聚焦与人民群众日常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领域,特别是宣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器材、日用品等商品或服务;重点对利用节假日等在宾馆、酒店、旅游景区、公园、广场等容易发生“保健”市场乱象活动的场所进行检查;突出查处虚假宣传、违法广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直销企业违规直销和传销以及以“保健”为名开展的各种违法违规活动。
在打击“保健”市场虚假宣传、违法广告上,全省共立案312起,查处了一批以假借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检查、赠送礼品等名义,对普通商品或服务宣称具有保健、疫病预防或治疗功能的虚假宣传案件;在打击查处“保健”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上,全省共立案135起,查处了一批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案件;在查处直销企业违法案件上,全省共立案查处21起,对直销企业虚假宣传和涉传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据悉,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截至目前我省共检查社区、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6147个,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7607个,“保健”类店铺17042个,旅游景区、农村场镇、农村集市、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5330个,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1415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6万余元,清理网络虚假信息273条,整改网站、APP、公众号6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