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一把小刀将枯木变成宝

  一块块不起眼的“朽木”“枯根”,一旦到了师玉敬手里,就被赋予灵魂,化为一件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可谓神奇。在山东省临邑县临邑镇国寨村的老百姓眼中,师玉敬就是这样的奇人。近日,笔者来到了师玉敬的工作场所,进门就被满院子的根雕作品所吸引。
  60岁的师玉敬从事根雕创作已有30年。在30年间,他创作了500多件作品。
  做根雕,合适的树根是关键,师玉敬的大部分时间耗费在了找树根上。他转遍临邑县各乡镇,有时还跑到禹城和陵县“寻宝”。代表作品《龙腾盛世》,高2.8米,宽1.6米,是师玉敬从临南镇一户人家收购的。从构思到雕刻再到蒸煮、晾晒,耗时近3个月。谈起最得意的作品《嫦娥奔月》,师玉敬说:“这个树根长势好,太不容易寻到,上面有个圆形就是嫦娥身上的彩带,这作品,刀刻的部分不多,出来的效果特别好,特别精致。”
  现在师玉敬也有自己的忧虑,他已60岁了,但这门手艺却后继无人。在他看来,根雕的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掘,甚至可以发展成一门产业,带动村民致富。他希望政府、社会、企业都多关注和支持,让更多的人了解根雕这门传统手艺。
  (摘自《农村大众报》范玉春/文 2019年2月28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