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鄞州柯青农场的采茶工们穿行在茶山上,他们俯下身子,拨开茶蓬,看到冒出尖的“太白滴翠”嫩芽,便小心摘下。
“我们注重精细化管理和制作,对‘太白滴翠’鲜叶的质量把控很严。鲜叶从进入加工车间到最终制作完成,都是‘不落地’的。”农场负责人俞柯青与茶叶打了40多年的交道,对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叶制作都十分熟悉。
俞柯青说,在后续的制作中,摊青、杀青、茶叶炒制……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在“太白滴翠”初成品“出炉”后,他们还要进一步筛选,通过提高“太白滴翠”品质促进茶叶销售。
位于鄞州区瞻岐镇的鄞州大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坐落于大岭古道的高处,工人们这几天正忙着将“太白滴翠”鲜叶送入加工车间。“大岭农业”种植了约300亩茶叶,建有11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名茶加工厂,配备国内先进的名优绿茶、红茶生产设备,具备日产100公斤名优茶的生产能力。
周世海是“大岭农业”的负责人,也是鄞州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太白滴翠”所属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不论是区域公用品牌‘太白滴翠’,还是我们自己的品牌‘甬茗大岭’,我认为将其打造成为有竞争力的品牌是十分重要的。”周世海说。
胡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