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养生

这些伤耳行为需要注意

  1.坐地铁公交时听耳机
  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私家车里听音乐,由于音量需要调整到可以掩盖交通工具噪声的音量,所以分贝数会比较高。长时间暴露在这种条件下,就容易损害听力。
2.长时间“煲电话粥”
  很多人喜欢“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害听力的一个因素,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专家建议,打电话最好一次不要超过3分钟。
3.用硬物掏耳朵
  耳道有自排自洁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可以自行排出,建议无耳部不适,尽量不要去掏耳朵。更不要用牙签、发卡、火柴棒等容易损伤耳道皮肤甚至鼓膜的东西去掏耳朵。
4.经常泡吧、去KTV
  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音会缓慢损伤人的听力。在100分贝的音乐中待15分钟接触的音量等级,就可能相当于工人一天8小时接触85分贝声音所达到的等级。酒吧、KTV等音量较大的娱乐场所,应尽量控制去的次数和时间。
5.身体过度疲劳、压力过大
  目前突发性耳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主要和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相关。人在情绪高度紧张时,耳朵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发生耳聋。
6.乘飞机时不注意做吞咽动作
  飞机在起飞或降落时,很多人会感到两耳发闷、疼痛,听到的声音变小、出现头晕等症状。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主动做吞咽动作,防止航空性中耳炎,必要时使用药物以收缩血管。
7.滥用抗生素
  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药物性耳聋比较常见于少年儿童。一些抗生素例如常见的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会很好地控制感染,可同时引发的副作用就是损害脑神经,引起耳聋。这种药物性耳聋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最好是提早检测,进行预防。
8.用力擤鼻涕、吸鼻涕
  很多人擤鼻涕会用两个手指捏住两侧鼻子,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耳、鼻、喉是相通的,如果鼻腔压力太大,空气不能从鼻子释放就会走到耳朵和喉咙。一旦用力过猛可能造成鼓膜穿孔。
9.长期有负面情绪
  研究发现,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另外,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较大,有一部分人会比较急躁,还有些人性格十分内向,容易钻牛角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