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从脱贫、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八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其中,明确提出“农机”“农机化”的有三处:即支持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支持薄弱环节适用农机研发,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但文件提出的八大硬任务,都与农机化有关。农机化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这项硬任务,对农机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机化发展机遇无限。
精准扶贫几年来,农机化系统从上到下派出精干力量,深入农村最基层,通过捐赠农机装备、成立农机合作社等多种扶贫方式,为贫困人口脱贫贡献了力量。“一号文件”所部署的第一项硬任务“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强调,要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对农机化系统的扶贫工作走向深入提出了新要求。“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无论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农田整治、水利修复,都有着无限的商机。“支持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不仅为农机企业提供了市场商机,也对农机化管理和推广部门提出了要求,即要为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提供全产业链技术模式指导,只有农机与农艺完全融合,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油菜种植技术,长江流域的油菜产业才能真正迎来曙光。“一号文件”关于“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支持薄弱环节适用农机研发,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则是对农机产业提出了要求。只有农机装备产业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农机化,并提升农机化质量,也才能对农业农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通过农机化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的整治是近几年来农机化系统一直在探索实践的工作。“一号文件”提出,要“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养殖大县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治理全覆盖,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使农机化系统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也为精量施肥机械、施药机械、畜禽废弃物处理机械、秸秆处理机械及残膜回收机械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当然,“一号文件”中关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建设、对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都与农机化有密切的关联。“一号文件”提出,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建立健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要“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等,都与农机化息息相关,是农机化系统大展拳脚的战场。
孙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