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法国的“熊猫猪”有规范“颜值标准”

  在法国文化里,猪是一种神奇的动物。要让法国人谈一谈猪,他们不会漏掉让他们引以为傲的“熊猫猪”、科西嘉黑猪以及“松露猪”,三者的共同点是数量少,受热捧。
“熊猫猪”,“巴斯克的黑喜鹊”
  说到法国的特色猪,最让笔者惊讶的就是生活在西南巴斯克地区的金托阿了。这种猪的头部、耳朵和脖子是一圈黑的,后臀和后背也有一团黑印,其余部分都是白色。黑白交织的色彩还有憨厚敦实的外形,实在难以不将它与熊猫联系起来。当地人就喜欢将金托阿昵称为“巴斯克的黑喜鹊”。在1921年,当地政府对这种猪的“颜值标准”作出严格规范,比如一对大耳朵必须遮住眼睛等,否则就不能被称作金托阿。
  二战后的法国食物紧缺,为填饱肚子,巴斯克地区引进了6个月就可以成熟的外国猪“英国大白”。这让需要15个月才能长到同样体重的金托阿急速失宠。1988年,巴斯克地区的这种“熊猫猪”金托阿的种群数量只剩下27头。上世纪90年代,几家养殖户奋力把金托阿从绝种之路上拯救下来,它们的数量才慢慢恢复到如今的7000多头。
  虽然是人工干预的养殖,但金托阿完全按照它们惯有的方式生活,那就是在大自然中放养。巴斯克地区多山、地形起伏大,但金托阿非常适应和喜爱这种环境。养殖户欧塞弗翰说,金托阿每天自由“行走”在坡度极大的山林里,依靠寻找灌木、野草、荆豆、蕨类植物以及榛子等为食。猪10个月时体重约为140公斤,但必须等满12个月才宰杀。由于金托阿吹着大西洋温和湿润的海风,吃着比利牛斯山中的青草野果,用其肉制作的火腿极为鲜美,获得了法国及欧洲颁发的原产地保护和控制标识。在市场上,不带骨的金托阿精肉火腿价格达每公斤68欧元。
  半放养的科西嘉黑猪
  法国的“宝岛”科西嘉风景旖旎,夏季去科西嘉徒步的游客还可能会和这里的“放猪人”及其猪仔来个偶遇。
  科西嘉黑猪是这座岛屿独有的一个品种,通身黝黑,拥有又硬又长的鬃毛。上世纪60至90年代,科西嘉农民用它和“英国大白”、比利时皮特兰猪、美国杜洛克猪杂交来提高产肉量,以至于科西嘉黑猪数量锐减。经多年努力,黑猪变成受保护的品种,数量稳定在1400多头。
  说到“放猪”,是因为其饲养方式是半野生的。夏季牧民要赶着猪群上山吃野食,深秋再赶下山到猪棚投食喂养。科西嘉黑猪火腿、香肠、熏肠是法国人追捧的美食。因为大家都知道,黑猪肉鲜美是因为它们每年秋天在山里享受“板栗大餐”,吃掉落在地上的成熟栗子,这绝对是让其他猪妒忌的一项特权,科西嘉黑猪肉因此拥有独特的口感。
  科西嘉“放猪人”菲尼多利的250头猪在60公顷林地中自由活动。他认为这种放牧式的喂养跟工业集约化的饲养有天壤之别,“催熟”的工业肉猪5个月就可出栏,而黑猪则要长到18个月才能屠宰。为向公众展示自己继承放养黑猪传统的骄傲,菲尼多利现在推出参观放猪的旅游活动,他认为“对于没吃过科西嘉黑猪的游客而言,看看它们随性奔跑也是好的”,这可能改变人们对养猪的既有认知。
  猪是“猎取”松露的高手
  法国的黑松露举世闻名,但找远比吃复杂,因为松露只能依靠天然“猎取”。
  收获时节,法国人会带上母猪去橡树林寻找藏在地下的松露。其奥妙在于松露含有阿尔法荷尔蒙,这是一种能令母猪兴奋的物质。在法国,能“猎取”松露的母猪数量稀少,当它将土里的松露挖出来之后,猎手必须及时将松露从母猪口中抢救出来,因为松露很宝贵,猪又贪吃。
  或许是为了赞颂猪能“猎取”松露,2018年一位法国作家创作了《一只名叫松露的小猪》的漫画。法国还有一个名叫“松露猪”的居家品牌,不少产品以松露猪为主打。眼下中国进入生肖猪年,法国朋友又以“永远不要用果酱来喂猪”这句谚语来祝福和提醒我们爱惜珍贵植物,在新年取得好成绩。
  (摘自《环球时报》潘亮/文2019年2月25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