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柿立体复合种植模式,通过在茶园套种柿树,实现茶树、柿树共生,充分利用了温、光、水、土等自然资源,改善了茶园小气候,弥补了夏秋茶利用率低的缺陷,提升了茶叶和柿子的品质,增加了茶园的经济效益。该模式主要在天台、新昌、嵊州、上虞等茶叶主产区推广应用,其中天台县推广面积达2000余亩。
产量效益
茶柿立体复合栽培模式中,一般年份春茶平均亩产25公斤(干茶,下同),亩产值6500元;夏秋茶收购价较低,但亩产较高,平均亩产45公斤,产值4400元。柿子亩产470公斤,产值1100元。全年总产值达1.2万元以上。
茬口安排
茶树可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或10-11月种植,第三年开春采摘。柿树种植以每年12月至翌年2月上旬为好,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果实成熟后采收上市。
关键技术
基地应选择适宜茶、柿树混合种植,一般海拔300-600米、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0℃-21℃、极端温度最低不低于零下15℃、坡度小于25°的黄红壤山地,周边无污染源。
1.茶树栽种
茶苗选择。品种可选用“浙农113”“龙井43”“乌牛早”等,采用前两代的较纯品种。因柿树栽培对茶树光照有一定影响,不宜选择一些对光照敏感的芽叶变异茶树新品种。
种植。宜适当密植,条带种植,亩植3000株以上。幼苗期应注意适时浇水;夏季在茶株两旁铺一些麦秆、稻草等覆盖物,上压碎土,以保水抗旱。
施肥。栽前一个月,以腐熟的栏肥作基肥,每亩2500公斤,施好肥后加土覆盖。初夏和秋季,各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用腐熟的人粪尿50-100公斤浇施。
定型修剪。一般分3次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第二次在栽后第二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进行;第三次在第三年春茶采摘后修剪。茶园成年后,可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修剪。
采收。第三年春季茶叶可采摘。
2.柿树栽种
种植。选择果型、品质均佳的品种,亩栽10-20株。种植后15天内,如连续晴天,每隔3天浇水1次。
施肥。在栽前一个月,以发酵好的有机肥作基肥,每穴施25公斤腐熟的栏肥加1公斤磷肥,施好后加土覆盖。
整形修剪。植后第二年进行定干,选留空间均匀的3个主枝。为不影响茶叶生产管理,适当提高定干高度,在主干离地面75-80厘米处选留第一主枝,其上每隔10厘米左右配置第二、第三主枝;每个主枝留2-3个副主枝,每个副主枝选留2-3个侧枝。
采收。柿的采收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果实发育成熟后自果梗部用柿叉采摘。
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和生态防治为主,强化采剪、耕作、施肥等农艺技术的综合运用,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消除病虫发生源。同时,发挥物理、生物防治的优势,达到无污染、无残留的防治效果。
天台县农业农村局 许廉明 陈俊
省农技推广中心 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