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畜牧兽医

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导手册

(消毒篇)

  (上接C3版)
  《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农医发〔2015〕31号)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
  3.1清洗
  去除场所、器具和物体上污物的全过程,包括清扫、浸泡、洗涤等方法。
  3.2消毒
  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和各种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处理过程。
  3.3消毒剂
  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化学制剂。
  3.4杀虫剂
  用于杀死蚊、蝇、蜱、螨等害虫的一种药剂。
  4.设备和必需品
  4.1清洗消毒工具
  清理污染物的工具,如扫帚、铲子等;刷洗车厢的工具,如高压水枪、冲洗用水管、机动喷雾器等;消毒液配制量具等。
  4.2个人防护用品
  一次性医用帽子、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长筒雨靴、乳胶手套等。
  4.3常用杀虫剂
  40%辛硫磷浇泼溶液、氰戊菊酯溶液等杀虫剂可用于灭蜱,敌鼠钠、大隆、卫公灭鼠剂等用于灭鼠,百灭宁、除虫菊酯、二溴磷和环丙氨嗪(灭蝇胺)等常用于灭蝇。
  4.4消毒设施和设备
  4.4.1消毒池
  养殖场出入口处需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养殖场生产区出入口设置长、宽、深与本场运输车辆大小匹配的消毒池。圈舍门口设置消毒池或消毒垫、洗手盆。
  消毒池应为防渗硬质水泥结构,池内存储2%-3%氢氧化钠溶液或其他消毒药,3天更换一次,每隔1个月更换一次消毒药。
  4.4.2更衣消毒室
  场区出入口应设立更衣消毒室(消毒通道),供人员进出。更衣消毒室须铺设消毒垫和安装喷淋消毒设施。生产区消毒室应安装紫外灯、室内设有更衣柜、洗手池,地面有消毒垫、更衣换鞋等设施。大型养殖场在出入生产区人员通道中设淋浴室,供员工淋浴后换穿场内专用工作服、鞋等。
  更衣消毒室的紫外灯应固定吊装在天花板上,距地面2米左右,按2.5w/m3的要求安装。紫外灯最好24小时常亮,每45天更换灯泡。设置更衣柜,柜内可安装紫外灯用于衣物消毒。
  5.卫生消毒措施
  5.1人员消毒
  5.1.1进入管理区
  5.1.1.1进入养殖场管理区的所有人员,必须在场门口经过喷雾消毒全身、消毒液洗手、脚踩消毒池(垫)消毒或更换一次性鞋套后,方可入场。
  5.1.1.2喷雾和洗手消毒可使用1%苯扎溴铵或3%百毒杀等消毒剂,也可使用0.1%过氧乙酸;消毒池(垫)可用2%-3%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剂,3天一换。
  5.1.2进入生产区
  5.1.2.1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应经淋浴、更换场区工作鞋服(衣、裤、靴、帽等)后进入或经过消毒间,更换专用工作鞋服并洗手后,并喷雾消毒全身及鞋靴3-5分钟后方可进入。
  5.1.2.2消毒剂使用种类同5.1.1.2。
  5.1.3进出不同圈舍
  5.1.3.1每栋猪舍门口均需设立消毒池(盆)、洗手池,每次进出不同猪舍时,均需更换靴鞋或经消毒后方可出入。穿长筒雨靴在消毒池站立消毒3-5分钟。
  5.1.3.2消毒剂使用种类同5.1.1.2。
  5.1.4外来人员
  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特殊情况下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经淋浴、更衣换鞋、洗手消毒,按照场内防疫制度规定的路线行走。
  5.2物品消毒
  5.2.1工作衣、鞋、帽等物品需定期收集清洗消毒,可采取消毒液浸泡、高压灭菌等方式消毒,每周消毒两次。工作人员更衣柜需定期消毒,可采用喷雾消毒或紫外照射消毒。
  5.2.2浸泡消毒时可使用0.05%-0.2%二氯异氰尿酸,浸泡30分钟以上。高压蒸汽灭菌可采用121℃、20分钟。衣柜喷雾消毒可使用0.1%过氧乙酸溶液。
  5.3猪舍消毒
  5.3.1空舍消毒
  5.3.1.1清洗:空猪舍内先进行清扫和高压水枪冲洗,清除粪便、剩余饲料等,清扫和冲洗要彻底干净,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地面清洁。
  5.3.1.2消毒:可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喷雾消毒:用2%-4%次氯酸钠或0.05%-0.2%二氯异氰尿酸或2%-3%氢氧化钠溶液或2%漂白粉溶液等消毒剂进行喷洒。喷洒消毒剂时,以表面湿润为宜,从离门远处开始,按照墙壁、顶棚、地面的顺序依次喷洒一遍后,再由内向外将地面重复喷洒一次,关闭门窗2-3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再用清水冲洗饲料槽、地面等,将残余的消毒剂清除干净。
  熏蒸消毒:适用于密闭空圈舍的消毒,所用药品是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一般按照每立方米空间,使用25ml福尔马林、12.5ml水和25g高锰酸钾进行计算和配制。将水和福尔马林混合,关闭舍内门窗,后将高锰酸钾倒入,用木棒搅拌几秒,即可见浅蓝色刺激眼鼻的气体蒸发出来,迅速离开畜舍,将门关闭,作用12-24小时后可打开门窗通风。
  5.3.1.3猪舍内严重污染时,先用2-3%热碱水冲洗,作用4-6小时后,把粪便污物彻底清除,然后选用有效消毒剂(2%-4%次氯酸钠或0.05%-0.2%二氯异氰尿酸或2%-3%氢氧化钠溶液或2%漂白粉溶液)喷洒消毒,维持24小时后在重复进行一次。
  5.3.2带猪消毒
  根据生猪养殖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性消毒程序,每周可带猪消毒1次,可选用0.2%次氯酸钠或0.1%过氧乙酸或1%苯扎溴铵等喷雾消毒。疫情紧急时消毒次数可增加至每天1-2次。
  5.4场区环境消毒
  5.4.1地面和道路消毒
  猪场内的道路和猪舍周围环境要保持清洁,可用2%-4%次氯酸钠或0.05%-0.2%二氯异氰尿酸或2%-3%氢氧化钠溶液或2%漂白粉溶液等消毒剂定期进行喷洒消毒,或在清洁后喷撒生石灰消毒。
  病死猪收集点、卸猪台及其周围环境,应在每次使用前后全面清洁和消毒,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5.4.2固体废弃物消毒
  5.4.2.1 粪便可采取堆积发酵消毒。血污等固体废弃物需经消毒处理后按污水处理标准排放(GB18596)。一次性防护用品等固体废弃物需集中收集后,焚烧或深埋处理。
  5.4.2.2病死猪处理参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进行。
  5.4.3污水
  收集全部污水,经管道集中到沉淀池,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再放入消毒池,加入二氯异氰尿酸钠或次氯酸钠溶液(总有效氯500-600mg/L)消毒处理,再经过污水净化处理达到GB18596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
  5.5附属设施设备消毒
  5.5.1车辆
  5.5.1.1所有进出养殖场的车辆必须先对车表、底盘、轮毂等进行清理,再经过高压水枪冲洗消毒,并经过场门口消毒池或喷洒消毒后方可出入。养殖场入口仅有消毒池时,进出车辆需经清理和高压冲洗消毒后,再经消毒池后进入;养殖场若设有消毒通道,车辆清理后经通道内喷雾消毒后即可进入。
  5.5.1.2在养殖区外设置装猪台并设定清洗消毒点,在装卸前后对转运健康生猪及其产品的车辆清扫干净后可用消毒剂喷洒消毒。
  5.5.1.3转运病原污染的生猪及其产品的车辆不得进入养殖场,车辆在装卸前后应先用消毒剂喷洒消毒。
  5.5.1.4 消毒剂可选用2%-4%次氯酸钠或0.05%-0.2%二氯异氰尿酸或2%-3%氢氧化钠溶液或2%漂白粉溶液等。
  5.5.2器械
  5.5.2.1注射器、针头、耳号钳等耐高温的物品可采用煮沸、高压蒸汽或浸泡消毒。体温计使用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再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刀、剪、套口器、鼻钳、扁桃体采样器等器械使用后洗净放入消毒液浸泡消毒。
  5.5.2.2高压蒸汽消毒法采用121℃持续20分钟。煮沸消毒法采用100℃持续10分钟。浸泡消毒可使用2%-4%次氯酸钠或0.05%-0.2%二氯异氰尿酸等消毒剂,有效浸泡时间不低于30分钟。
  5.5.3设备用具
  5.5.3.1定期对饮水器、料槽等固定设备进行喷洒消毒。对料车、扫帚、拖把、手推车等可移动用具进行清洗后,进行喷洒消毒或熏蒸消毒。
  5.5.3.2喷雾消毒可用2%-4%次氯酸钠或0.05%-0.2%二氯异氰尿酸或2%-3%氢氧化钠溶液或2%漂白粉溶液等喷洒消毒。熏蒸消毒采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
  5.6杀虫
  5.6.1养殖场内应结合本场具体情况,对场内外和舍内外环境、缝隙以及巢窝和洞穴等处采取措施杀灭钝缘软蜱、鼠、蚊蝇等害虫。
  5.6.2杀蜱时尽量选择对人、猪安全和环境友好,可以带猪和人员消毒的杀蜱药物。定期对猪体表、圈舍及其周围环境和设备等用40%辛硫磷浇泼溶液、氰戊菊酯溶液等喷洒除蜱,每月灭蜱一次。
  5.6.3灭鼠可用鼠夹子和电子捕鼠器(电猫)等器械灭鼠,也可投放敌鼠钠、大隆、卫公灭鼠剂等灭鼠药。
  5.6.4在水沟、粪便池、猪舍墙壁及周边、生活区等蚊蝇停留的地方可用蚊蝇抑制药物(如百灭宁、除虫菊酯、二溴磷等)全面彻底喷洒,以药水可在喷洒表面流动为止。环丙氨嗪(灭蝇胺)可通过混饲、混饮、气雾喷洒等方法灭蝇。
  6.消毒记录
  每次消毒后应做好消毒记录,内容应包括消毒日期、消毒场所、消毒剂名称、消毒浓度、消毒方法、消毒操作人员签字等内容,记录应保存2年以上。
  7.人员防护
  消毒操作人员应做好自我保护,穿戴手套、胶靴和眼罩等防护用品。
常用消毒剂名录
类别 药名 用途
醛类甲醛溶液 熏蒸消毒戊二醛溶液不耐热器械浸泡消毒,运载工具消毒
醇类乙醇(酒精)皮肤、小件器械消毒
卤素类聚维酮碘溶液皮肤、黏膜、创面消毒,喷雾消毒含氯石灰(漂白粉)猪舍、车间、地面喷洒消毒,饮水消毒二氯异氰脲酸钠(消毒威)猪舍、车间、地面、运输工具喷洒消毒,工具、器械浸泡消毒
季铵盐类苯扎溴铵溶液(新洁尔灭)皮肤、器械消毒,喷雾消毒,饮水消毒癸甲溴铵(百毒杀)猪舍、车间、地面等喷洒消毒,饮水消毒
氧化剂类过氧乙酸溶液工具的喷洒、浸泡消毒,运载工具、车间、器械、环境喷洒消毒,熏蒸消毒
高锰酸钾 熏蒸消毒
碱类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猪舍、车间、运载工具、地面的喷洒消毒,耐碱器械、工具、消毒池等浸泡消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